【明報專訊】1997年出生的「回歸嬰」只能透過書本及別人轉述等「二手資訊」了解香港殖民時代,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中小學教科書中,香港歷史內容主要提及小漁村如何隨工業起飛,發展成國際都會,較小篇幅討論殖民時期也有官員貪污和貧富懸殊現象,因而令年輕人產生「回歸前較美好」的印象。 感國際都會歸功港英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中六生葉梓聰於1997年7月出生,他在歷史堂上所認識港英政府時期的香港,感覺「正面較負面的事多」,認為若沒有港英政府管治,香港便不會成為一個國際化城市。 他說,本港升學競爭大,自己對跟上社會急促節奏感吃力,若經濟許可,長遠有意移民到生活節奏較慢的歐洲國家,他身邊部分同學亦有移民念頭。 有移民念頭 阿聰的同學黎朗維同樣於1997年出生,對港英政府時期的香港「無乜感覺」,但留意到身邊人滿意昔日多於現時的香港,「大家感覺當年和平一點」。他認為,在佔領運動中,政府與市民產生頗大矛盾,新一年雙方分歧或會愈來愈大。 資深通識科老師許承恩認為,「回歸嬰」以至當代青年,會有「回歸前較好」的想法,源於昔日有「獅子山下」精神,港人只要勤力便不乏向上流機會;惟現今社會競爭大,擁大學學歷不再有顯著優勢,故普遍青年有「一蟹不如一蟹」感覺。他說,青少年憧憬殖民時代,與近年對特區政府的印象構成強烈對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