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長洲太平清醮同大坑舞火龍等本港傳統文化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國務院日前公布,黃大仙信俗、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同古琴藝術入選第4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Emily同嗇色園前主席徐守滬傾過,佢笑指連外國遊客都去黃大仙祠參拜,呢種信俗亦能滿足港人精神,「有咩困難都去黃大仙求支靈籤」。 黃大仙「有求必應」 滿足港人精神 黃大仙信俗起源於浙江金華地區,1915年起鬘輕銙基,而管理黃大仙祠事務龠犌漍暾N1921年成立,經過近百年傳承至今,黃大仙成為本港有特色麉H俗,體現「有求必應」精神。 坑口客家麒麟舞可擋煞 Emily亦聽聞,傳承超過200年鵀靚^坑口客家麒麟舞可以化解煞氣,慶祝農曆新年同婚嫁等喜慶場合都會舞麒麟;而蓬瀛仙館傳承儮D教音樂係本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翵憳洛N表,唱腔受粵曲同廣東小曲等中國文化影響。至於古琴技術「斲琴」經歷9個步驟,將木削劈成琴器,現由師承浙派琴家徐文鏡鵅u蔡福記」樂器廠傳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