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篇章﹕尋找消失中的香港——來去塔門
【明報專訊】各種藍摻調出海和天,從石礅伸延至外頭,若視線不曾被切割,112號燈塔下的旅人,不知道有多少無以名狀的留白,畢竟船泊近渡頭,下意識地登船,又再尋回命定中沒有歸屬的自己。
去或留,從來都是問題。
這是第四次踏足塔門,後兩次在三星期內發生。碼頭近景,整齊排列的「塔門信箱」只有幾封政府公務信函,想必是外頭風光明媚,遺下穿戴笠帽的婆婆在售賣鹹魚,幾十條鹹魚鋪陳在鐵網上,暴烈的陽光任意地曬,是愜意,還是命途已絕?映?乾癟銀白的身軀,有時人也和魚一樣。偶爾一股暖風吹至,海面平靜悄然,就像萬物蟄伏,正好造夢,來迴避現實中的失落與無力,雖然我們卻只承認烤魚才是真實的生活需要。
在走至「新有記海鮮酒家」前,一個人也沒有。酒家不賣酒,老闆好客,馳名豆花白滑入味,是久違了且熟悉的純淨香氣,純淨本是一切的基礎。拐過草間,就是「瓊林學校」,鄉間樸實的門面,一道綠色鐵閘上鎖,四野都是雜草,有誰料到這奡縞X產升讀牛津大學的優才?校歌勉勵學子:「彼登高兮必自卑,彼行遠兮必自邇。」語出《禮記》,說明出處去就【1】的法則,惜已沒有人留下來興學,都外徙到都市堨h。「塔門鄉公所」雖在,只許為塔門存留的香草與黃牛祈福。
然而時代更迭是常態,尤幸塔門遊樂場旁的大草地沒有過度發展,仍保留連綿彎曲的草坡,成人彷彿仍在童騃【2】,在坡上奔走,聆聽呼吸變化,感覺肌肉力度,然後躺在涼亭的邊陲【3】,深吁一口清新,靜下來閱讀天色,觀看白雲形態,一碧所見大鵬灣的浩渺【4】與深邃,世上萬物幾近涵納【5】在這空間媕Y;霍的涼亭上頭一陣哨【6】聲,仍未來得及仰首瞪看,滑翔傘一躍飛天,瞬間滑入天際,舉目所及,鮮艷奪目的黃傘向右邊飛翔,後頭正是高流灣的一脈山巒,傘的軌?可尋,只要左右調校,傘隨人意高低盤旋,沒有顛簸,一環一環地如飄渺的雲。滑翔傘一晃,蕩至左邊正與彼岸大亞灣山脈重影,才驚覺莽蒼【7】的國境原來如此靠近,無論是工業化時代興旺,還是經濟拼命發展,人的去留仍可以自在地選擇,那看不見的風並非錯覺,隨風游離亦非虛無,無論藍天碧水,還是貨輪飛雀,伸手一握,都能據為己有。
山崗上那永久的墳頭面海,背靠山,墳置在福地。然而,到底福在哪堙H其人已恁A卻不見有誰清理刈草。如今,前頭幾隻黃牛緩步嚙草,不動聲色,悠然神往。其中一頭牛倏忽走近,嗅一嗅背包,我冷汗潸潸,還得拖?背包節節後退,在毫無預兆下,另一頭牛竟在後面包抄,我從中躍出,不讓牛鼻拈及,回頭一看,牛已在涼亭旁的草地上,拉了一地的糞。
吁出一口氣,眺望雲來雲往,景致神迷,然而不論是墳頭祈福,翱翔天際,還是黃牛吃草,出處去留,皆應自掌握。
尤幸塔門使人目眩,隨時隨在。
■「事、景、情、理」分析表
事︰旅人第四次踏足塔門的遊歷與見聞。
景︰描寫塔門純淨自然的樸實景致︰浩瀚深邃的海景、一望無際的草原、滿目澄藍的天空。
情︰旅人囿於現實生活中的失落與無力,重遊塔門舊地,受眼前樸實清麗的景致吸引,逐漸釋懷。
理︰旅人一直受去留的抉擇所困擾,反思時代興衰更迭正是恆常景?,出處去留卻可由自己掌握,得失也在個人選擇。
■詞藻解釋表
【1】出處去就︰指官場進退,出仕和隱退
【2】童騃︰年幼無知。騃(音︰呆)即愚痴
【3】邊陲︰邊緣。陲(音︰誰)
【4】浩渺︰形容水面廣大遼闊
【5】涵納︰包涵廣納
【6】哨︰尖銳像哨
【7】莽蒼︰形容景色迷茫
文、圖:語文工作者 邊影
[語文同樂 第2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