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上一次和父母平心靜氣地聊天是什麼時候?大家是否愉快交流、有說有笑?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戲劇學會同學從戲劇反思和諧家庭關係,以《轟天綁架大富豪》一劇劇本探討親子情緒綁架的矛盾。
《轟天綁架大富豪》故事大綱
初中生張子強與曾綁架李澤鉅、郭炳湘的知名罪犯張子強同名,但這名年輕的張子強卻是被「勒索」的對象,他自覺被父母情緒綁架,父母一味在他身上硬塞自己的期望,無人在意他的想法。他在過度情緒壓抑之下,開始關上心扉,拒絕別人的關心,並在腦海中幻想不同的聲音,與自己對話,投訴父母對他成績和生活的壓迫。最後在藝術和音樂的幫助下,他明白父母其實一直在身邊照顧和關心他,終與父母和好。
「 還駁嘴?不要裝可憐!你就是沒有出息!
你怎麼可以說這種不孝的話!
我們是長輩,怎麼不能說你兩句?我們小時候都是這樣。
你怎麼還坐著?溫書了沒有?又想考最後一名?不會分配時間,書又讀不成,怎麼掙錢呀?一點出息都沒有!」張子強的父母
情緒勒索為題 取材自同學
以上是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戲劇學會「盧戲劇場」創作的戲劇《轟天綁架大富豪》的故事。盧戲劇場在暑假舉辦了戲劇營,同學以戲會友,一起碰撞創意的火花,為「阿爸、阿媽,食飯喇!」校際戲劇比賽構思劇本。
中五生岑銳斌和許雅茵擔任《轟天綁架大富豪》戲劇演出的導演及編劇,許雅茵說:「同學和父母可能溝通上有問題,同學都有自己的想法,導致出現爭執,然後大家都會不開心。又或者同學表達自己情緒時,不夠直接,不敢和父母講,令情緒出現問題。」
許雅茵自言,自己都會與父母爭吵,例如為出席戲劇學會的活動,「逢(星期)六、日都會排戲,由2點至6點,有時星期五都要。他們會說:『為什麼常常都要排戲?又要排戲?又比賽?』」許雅茵享受戲劇帶來的快樂,但她的父母希望她把時間放在學業,雙方的出發點不同,帶來爭吵。
根據同學經歷,盧戲劇場的成員決定講述一個兩代溝通出現問題,致兒子患上抑鬱症的故事,並以角色自白的形式,呈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內心世界。編劇安排3個戴上白色面具的演員,扮演主角張子強心中的聲音,盧戲劇場的負責教師歐志強解釋:「3個面具人就好像張子強心魔,以為父母不理他、情緒勒索他。我本身是輔導老師,有些學生怎樣開導他都不成功,因為他自己未想開。但好像劇本所寫,鋼琴不止黑與白,父母其實一直都在,只是自己看不到。」歐志強續稱,近年有情緒問題的學生數目更有增加的趨勢,「我們學校有,但不多,見過有同學『鬱到』自己同自己對話」。
劇本扣連「情緒勒索」一詞,情緒勒索即當受壓者表現不符施壓者預期,施壓者開始自憐或責怪、貶低、威脅受壓者,受壓者因此心懷歉疚或自我懷疑。情緒勒索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關係,華人社會更常見,因為中華文化有根深柢固的孝悌思想和尊崇權威,父母要求孩子不斷要有更好表現,或會令孩子自我價值低落。在劇場演出中,張子強崩潰地吼出:「他們(父母)的話,永遠都是對的,永遠都要聽,要尊重、要體諒。」
破解「勒索」之道:雙方互相理解
同學是否亦如張子強般,在父母與自己之間建了一道高牆呢?許雅茵曾被父母要求專注讀書而不快,但她說:「有時我頂嘴的時候,他們都會聽到我說自己讀書又不算好,戲劇是我的興趣,所以現在他們最多說我幾句,但都忍住不會阻止我。」另一名同學岑銳斌則笑道:「(星期)五、六、日都(排戲)好□時間,但媽媽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參加戲劇排練總比在家打機、渾渾噩噩好。」要破解情緒勒索,建立真正和諧的家庭,兩名同學均認為要父母和子女雙方的努力,互相理解。岑銳斌表示自己愛玩電玩,父母會因此碎嘴,但他深信,只要互相信任和適當的提醒,能減少家庭矛盾,「同學們都有分寸,懂自己分配學習和玩樂時間……不過我有時都要父母『踢嚇』,才會開始溫習、做功課」。
父母的愛一直都在
劇中的結尾,與父母和好的張子強被自己幻想出來的人物問「還有沒有補充」,他以歌代答,唱著「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歐志強指出,「父母的愛就好像空氣一直存在,我們可能只看到父母煩、嘮叨,但其實困難的時候,他們亦會在。最後主角在藝術的介入下,自己解開心結,發現父母的關心,唱著Blowing in the Wind,有點頓悟的感覺」。只有自己想通,才會明白家庭幸福一直都在。
同學透過戲劇思考,反思家庭關係,並在2017年12月勇奪第五屆「阿爸、阿媽,食飯喇!」戲劇比賽的最佳整體演出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劇本獎,成為連續3屆大贏家。
■相關概念
孝道(filial piety)
和諧(harmony)
溝通(communication)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文:何思諾
圖:何思諾、機構提供
[通通識 第4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