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針對網約車問題和的士服務水平,2017年3月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專營的士(前稱「優質的士」)的討論文件,建議推出3個為期5年的專營牌照,提供合共600輛專營的士。惟的士團體認為該計劃影響業界營運,更發起集會抗議。政府與業界對於專營的士方案各有什麼考量?
事件背景
目前全港約有1.8萬輛的士,每日平均載客量由2012年的96萬人次,跌至2016年93萬人次。近年的士服務屢遭詬病,2017年上半年政府接獲5120宗投訴,涉及拒載、舉止無禮、濫收車費等指控。為改善的士業界服務質素,運輸及房屋局於2015年10月提出「優質的士」構思,並於2017年3月17日向立法會提交《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討論文件,建議公開招標3個為期5年的專營牌照,每個牌照可營運200輛高級的士,提供優質的士服務。專營的士須按新法例規管,相信最快2018年完成法案草擬。
■評論摘錄—的士營運及服務質素
現行的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體制上不能再原地踏步;社會要求改革,不能囿於一些行業利益而諱疾忌醫。——運房局《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討論文件
多名業界自行推出優質的士,現時情況水深火熱,政府不止沒有幫忙,還推出新計劃加重業界壓力。——香港的士業議會副主席吳坤成
.解讀
現行制度難監管
政府從社會角度出發,認為專營的士能彌補現時的士業界服務質素的不足,運房局前局長張炳良曾在立法會公開批評的士「拒載、揀客、兜路、濫收車資的情況時有發生」。運房局2017年3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強調,現有的士牌照全屬永久性質,而且沒有直接與服務質素有關的附帶條款,只能按《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及其附例懲處服務欠佳或違法的司機或車主,但蒐證不易,加上普通的士牌照擁有權分散,難以集中管理服務質素。另外,文件提及現行制度令業界缺乏誘因開發網約式服務,因此政府希望透過專營的士方案,滿足社會需求。
業界憂減司機收入
部分人從業界利益出發,反對專營的士計劃。香港的士業議會副主席吳坤成認為專營的士方案貶低普通的士,也沒有讓業界在公平的框架下競爭,業界推算的士數量增加,司機平均每月淨收入會減少1500元。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熊永達2017年3月17日在《明報》撰文,批評政府稱的士經營有許多結構難題,無辦法亦無能力處理,放棄提升1.8萬多部的士服務,與其標榜「迎難而上」的態度相反。他指出,業界已推出約200輛新型的士,也有司機培訓課程,指摘政府漠視業界努力。
雙管齊下改善服務
時任運房局長張炳良2017年3月23日在《明報》撰文,解釋600輛專營的士只佔的士總數約3%,加上與普通的士收費和服務特色不同,不會影響業界運作。運房局在文件《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提及,因未確定新計劃的乘客需求及考慮的士業界關注,平衡各方考慮後,建議立法訂明600輛專營的士總數,將來如需更改上限,須透過諮詢及修例處理。張炳良2017年6月表示,提升的士服務須雙管齊下,包括推出專營的士及改善現有的士服務表現。
■評論摘錄—專營的士市場
我們(已在市場營運的優質的士車隊)在市區完全不夠普通的士搶,難道專營的士可以?現在市場上已有不少優質的士,還有Uber。——珍寶的士創辦人周國強
建議的『專的』收費水平和營運與服務特色,應能清晰區分兩個不同需求的市場分工,不會直接衝擊現有的士的營運。——時任運房局長張炳良
.解讀
業界憂優質的士經營難
目前自行營運優質的士的人認為個人交通服務的市場不大。忠誠車行董事總經理、有「的士大王」之稱的鄭克和,旗下經營百多輛豪華的士「星群的士」,營運模式很接近專營的士,他表示客人在繁忙時間不介意多付車費,但非繁忙時間大部分人不願多付錢。另一優質的士車隊JUMBO TAXI(珍寶的士),的士車廂設免費Wi-Fi及手機充電,並設投訴機制,其創辦人周國強質疑專營的士能否營運,自言其車隊在市區難與普通的士競爭。
推算潛在顧客63萬
有業界人士同意專營的士能爭取更多顧客,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副主任勞士正贊成推行專營的士,稱可針對非法載客的「白牌車」,搶回高消費乘客,並認為專營的士與現有的士市場不同,不會造成競爭。運輸署2016年5月委託顧問公司電話訪問2000名市民,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考慮使用質素較高的專營的士,近9%受訪者稱若收費高三至五成也會選搭專營的士。按比例推算,全港700萬市民中約有63萬專營的士潛在顧客,市場何謂不小。
政府盼吸引駕駛者
珠海學院商學院長何濼生2017年3月在《明報》撰文,指出制定的士牌照數量應小心衡量利害,如的士數量多,可縮短市民召車時間、減低市民買車的訴求,惟的士長期佔用道路,使路面擠塞及空氣污染更嚴重。時任運房局長張炳良表示,專營的士「應能吸引部分現時以私家車代步的市民」。運輸署委託顧問公司做的意見調查顯示,逾三成受訪者表示選用專營的士的同時,不會減少使用普通的士;近兩成人稱會因使用專營的士而減少使用的士以外的交通服務,當中約3%受訪者表示會少用私家車。
■評論摘錄—門檻限制
專營權只有5年期,成本很重,萬一無法延續專營權,更要遣散員工等,涉及大筆錢。」——忠誠車行董事總經理鄭克和
以專營權模式推出專營的士的目的是透過集中管理維持的士服務質素;而專營的士的營辦商要維持其車隊的營運效益,專營權下每個車隊必須有一定規模。——運房局《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討論文件
.解讀
業界質疑致財團壟斷
就可行性而言,業界對方案的營運細節有保留,擔心會造成壟斷、車輛要求過高等。忠誠車行董事總經理鄭克和指出,旗下「星群的士」2015年起由50多輛車開始經營,至2017年4月營運成本已逾2000萬元,質疑專營權下3間公司需各營運200輛車,牽涉成本將更龐大。有業界人士指出,一個專營的士牌照涉及200輛車,以每架40萬元計算,需8000萬元,還要研發電召應用程式、聘請司機,經營專營的士的入場費至少過億元,不少車行根本無能力承受,質疑最終只會導致財團壟斷。
政府:保障服務質素
政府回應營運細節是經過研究業界意見及保障服務質素的結果。張炳良2017年4月表示,政府建議有營運及管理公共交通服務經驗的公司在投標時可獲加分,而營辦商在專營的士試驗計劃下須繳交專營權費用,是回應業界對新人「免費」入場造成不公的質疑。政府表示計劃目的是透過集中管理維持的士服務質素,所以需要有一定規模的營辦商,暗示計劃無可避免由較大規模的公司主導。
鑽的有興趣 惟憂缺人手
政府建議營辦商提供司機培訓課程,包括訓練待客態度、駕駛態度、緊急及交通意外處理、乘客投訴處理、基本職業英語及普通話等。而政府認為投標車隊直接僱用司機和提供培訓,有助加強對司機的職業保障、吸引新人入行,未必搶走現有司機。「鑽的」創辦人梁淑儀表示有興趣研究申請專營權,但她評估單靠自己未必可營運200輛的士,或需與其他人合作,也擔心是否有足夠合適司機。香港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也認為,政府推出專營的士會加劇司機人手短缺問題。
[通通識 第4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