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根據政府發表的《2012年香港貧窮情G報告》,本港有40.3萬戶共102萬人生活於貧窮線下(月入低於住戶入息中位數五成),當中15.7萬戶屬於在職貧窮家庭。另外,本港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失業率為3.1%。香港不像英國、美國、中國內地及台灣等設有失業保險及援助制度,那麼政府有何措施支援低收入和失業人士?
◆低收入人士◆
在職貧窮 可獲補助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
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綜援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水平足以應付生活基本需要。申請人須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援助金可分為3類,包括標準金額、補助金(如單親補助金)及特別津貼。
特首梁振英在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改善綜援,報告指貧窮線的分析顯示,綜援具明顯扶貧成效,為了促進社會向上流動及鼓勵透過就業自助的扶貧政策大方向,政府希望提升對綜援學童的支援和加強領綜援成年人的工作誘因,包括在關愛基金下試行獎勵計劃,鼓勵身體健全的綜援受助人就業,脫離綜援網;又會為綜援受助人提供額外的租金支援。
◆學生資助
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資助,確保學生不會因為缺乏經濟能力而無法獲得教育,例如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中小學生書簿津貼、車船津貼、上網費津貼,學生資助計劃,為大專或專上程度學生提供免入息審查貸款等。
◆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交津)自2011年10月實施,旨在協助低收入在職人士減輕往返工作地點的交通費負擔,並鼓勵他們入職或持續就業。交津推出後反應未如理想,勞工及福利局宣布2013年7月實施「雙軌制」,即申請資格由過去只限「住戶」,放寬至接受「個人」申請,截至12月12日已有125,273人申請,62,866名申請者獲批,涉及金額為5.015億元,當中17,731人以個人名義申請。
自2014年2月,交津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與綜援計劃同步調整,1人申請入息限額提高200元,至7900元;2人申請限額提高900元,至14,700元;3人申請增幅超過一成,至16,900元。申請人除了須符合每月入息及資產限額,亦須每月工作不少於72小時(申領每月600元全額津貼)或每月工作不少於36小時(如申領每月300元半額津貼)。
◆非公屋、非綜援住戶生活津貼
扶貧委員會轄下的關愛基金專責小組利用包括2013年150億元的額外注資,因應不同群組的需要,擬訂援助項目。政府要求扶貧委員會繼續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的支援,包括考慮為低收入家庭兒童或青年,以及沒有住在公屋、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住戶,即俗稱「N無人士」發放津貼。關愛基金預留了6.4億元,於2013年12月正式推出「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援助項目,以紓緩低收入住戶的經濟壓力,津貼金額1人住戶3500元,2人住戶7000元,而3人或以上住戶則劃一為1萬元。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年撥30億元,向逾20萬戶低收入家庭提供「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貧窮戶最少有一名成員每月工作達144或208小時,可獲600或1000元基本津貼,每名子女每月額外有800元補助。
至於收入高於入息中位數五成、低於六成者,亦可獲半額津貼,而二人無子女家庭亦可申請,意味在職貧窮戶每月最少可獲300元津貼。
◆「低津」預期成效◆
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新措施會在2015年推出,估計可令整體貧窮率由15.2%下降至13.1%,逾3.8萬戶會因津貼脫離貧窮網,相信整體貧窮戶可減至36.5萬,但仍有逾5萬受助家庭活在貧窮線下。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說,若政府的數字準確,措施將覆蓋香港整體人口十分之一,比現時綜援受助總人數的40多萬多出近五成。
有意見擔心津貼會令業主伺機加租、或減低僱主加薪意欲,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表示有關家庭僅得8%居於私人租住單位,現階段亦未見會影響工資水平,相反可鼓勵就業,有助紓緩勞動市場的人手需求。
工黨李卓人認為,部分「三行」或日薪員工,收入和工時不穩定,特別是低津對申請人每月工時的要求較高,若分開每月計算,部分收入和工時不穩定的打工仔或難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