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非傳統特貿策 茞棠v力國安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周二(1日)評論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茞援鬌v力與國家安全。想理解當前美國關稅政策,應該少談傳統經濟學,多關注特朗普背後的現實政治。
重新分配美與他國負擔
文章指出,當前美國關稅政策有3項原則值得注意。特朗普的首要現實政治原則,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負擔分配須重新調整。特朗普真正關心的只有3個數字:美國對他國的平均關稅率為3%,歐洲對他國的平均關稅率為5%,中國則高達10%。對他與許多美國選民而言,這種差距極不公平。如果總統能在4年內將這些平均值拉近,且不引發重大通脹或「U市」,那對他與支持者而言就是成功。
不惜代價遏制中國
原則二是美國視中國為最嚴重地緣戰略威脅,必須不惜代價遏制。文章指出,除了貿易逆差,特朗普更關心的是國家安全,因此他推動在船舶、科技、關鍵礦產與能源等領域與中國「脫u」(decoupling)。擺脫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是現任政府明確的政策目標。美國甚至不願完全信賴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的盟友,例如歐洲(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國,雙方貿易依存度持續增加),因為政府擔心這些盟友在北京的經濟影響下,難以在關鍵時刻「堅定站隊」。
試圖讓美元貶值增出口競爭力
原則三是特朗普政府既視美元為「過度特權」,現在更是沉重負擔。外界猜測特朗普可能推動類似1985年列根總統簽訂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試圖讓美元貶值,以增加美國出口競爭力。美元走弱亦有助於推動美國再工業化,這與第二項現實主義原則——遏制中國、保障供應鏈安全——密切相關。
(金融時報)
(美徵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