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中潰敗,港區人大代表黃友嘉承認,選舉結果反映選民對現狀不滿,亦是對過去半年反修例風波的表態。在他眼內,這場風波對建制派是分水嶺,「我希望(對建制派)教訓更加深刻,但我覺得好像不夠深刻。(建制派)好像醒醒哋,還是想用以前一套」。
民心未回歸 建制部分想法脫節
居美17年的黃友嘉曾出任美國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師,在1991年港人移民潮時,他則逆流舉家返港,回港後積極參與香港及國家事務,獲委任多項工職,「30多年來都沒求利益,有錢的我才不做」。身任港區人大代表,常向年輕人解說國情,「以前會說主權回歸,(市民)個心沒回歸,(建制派)更加要認真思考怎樣做這方面工作」。對於建制派組成,黃友嘉認為「難免有些人喜歡走近政權,渴望有特殊地位」,不諱言部分想法脫節,「你覺得很正確的,市民反感,而市民想你做的事,你沒有做到」。
商機包裝大灣區 市民乏共鳴
中港矛盾加劇,但凡牽涉內地的政策推出都惹爭議。黃友嘉認同大灣區有助拓展經濟及發展,但政府以「商機」包裝,彷彿只對準商人,「對大部分市民來說有無共鳴呢?這難講很多,反而會令他們有種印象:好像我們拓展區域發展,但無着重投入本地發展」。他有感政府與市民溝通出問題,使大灣區變為負面詞彙,建議回歸推動政策的出發點,「你會想這東西是如何令市民受惠……要令香港市民覺得你是幫他們做這件事,而不是擦中央鞋」。他鼓勵年輕人赴大灣區求學、實習或工作,擴闊視野,「香港是我們香港人的基地,發展最好在自己的地方,只不過你要多了解這個世界」。
(Reboot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