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河南省南陽市獨山東北約3公里的黃山遺址中,發現仰韶文化時期玉石器製作中心聚落,同時挖掘出疑似屈家嶺文化氏族首領的高級墓葬。考古隊領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俊才4月29日指出,大墓出土玉鉞、玉器以及大量豬下頜骨,顯示墓主生前擁有權力、財富以及武力。
歷經近9個月的發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發掘出2處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工坊,及大量玉、石器製品和加工工具;並清理出包含「大王墓」在內的24座新石器時期墓葬、46座甕棺葬(以甕為棺的墓葬形式)、數處房屋遺址以及14個文化灰坑(古代廢棄物的堆積坑)。
大王墓被命名為「18號大墓」,距今約5000多年。墓主左手執弓、右手持象徵權力的玉鉞,手邊堆放著骨質箭鏃,腳下鋪有18塊豬下頜骨。馬俊才指出,此墓是目前在河南西南至漢水中游一帶中,所發現最高等級的屈家嶺文化氏族墓葬。
新石器時代玉石器工藝
此墓前後還發現2處房址,面積均在120平方公尺以上,年代皆為仰韶文化晚期,出土豐富的玉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被專家認為是玉石器加工工作坊和生活遺[。
這2處遺址保存良好,結構複雜且龐大,除了出土玉料、坯料、半成品和成品玉器之外,還發掘出大小不一的石鑽、石銼、礪石等製玉工具,真實還原5000多年前的玉石器工藝,將為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研究提供重要基礎。
北京大學教授趙輝指出,黃山遺址相當特殊,此處是一個專業的玉石器製作工坊,有助於研究當時的社會結構與經濟活動。
史前南北文化交流
2號房址保存狀況良好,殘存牆體高達78公分。山東大學教授欒豐實指出,這次發掘出較完整且大量房屋遺址,對研究仰韶時期聚落房屋結構、建築技術等具重大意義。
馬俊才認為,此處5000年前是仰韶文化與屈家嶺文化南北兩大文化交會處,同時擁有珍貴的玉資源,可能受到南北兩大氏族集團反覆爭奪,而留下豐富文化遺[。
黃山新石器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黃山村,1956年被挖掘出石斧、陶器等遺文物,被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59年經考古發掘,整體面積達1600平方公尺,但當時僅為保護文化遺址,並未進行徹底清理,不過仍發現3處房基遺址、多處不同時代的房屋遺址以及數十座墓葬。
黃山遺址1959年曾出土5件獨山玉製品,包含號稱「中華第一鏟」的文物,將獨山玉開採史提前500年歷史。此地之後出土大量玉製品、石製器及半成品,2013年中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去年8月開始新一輪考古挖掘。
專家認為,黃山遺址有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內涵,又有江漢流域的屈家嶺文化元素,對研究新石器時代南北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