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中雙方目前正積極推動在4月底舉行「習特會」以完成中美新的貿易協定,談判人員正努力敲定協議文字與執行方式。目前已知特朗普將把關稅威脅手段明載於協議中,以確保中國大陸在未來會確實執行協議中所同意的承諾。不過這種保障兌現承諾的執行條款已經在美國商界引起擔憂,他們認為如此一來貿易戰並未真正結束,未來美國可能隨時再發動懲罰,貿易戰導致不確定性與因之而來的經濟損失仍將持續下去。
美媒《紐約時報》分析稱,儘管許多問題仍懸而未決,但有一點已日益清晰:特朗普政府將繼續保持對北京的關稅威脅,以確保其能實現協議中的承諾。但是一份由美國最大的商業遊說團體發表的報告顯示,特朗普政府保留的關稅手段實際上正在損害他想保護的產業。
這份由美國商務部和研究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撰寫的報告說,特朗普對價值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正在侵蝕美國資訊技術產業的競爭力,如果關稅持續生效,10年內將使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至少減少1兆美元。而在2018年,美國的GDP約為20.5兆美元。
美中談判面臨關鍵條款
陸若拒絕特朗普將調頭就走
報告顯示,商界及國會一直對特朗普的關稅手段持批評態度,但如果特朗普的貿易戰能帶來所需的變革,他們願意承擔由此付出的代價。許多行業的高管表示,他們支持特朗普重置經濟關係的努力,美企業界長期抱怨中國大陸所給予不公平待遇。但特朗普的最後協議是否能達到美國企業需要的改變,還很難說。
美方一直在推動中國大陸進行實質性改革,雖然中國也修訂外商投資法,但實際上似乎並沒有足夠的意願按此路線進行。美國專家們認為,協議上的文字過於寬鬆,只是指出改革方向,而特朗普宣稱,如果沒有達到他要的目標,他會調頭就走。
不過,特朗普也擔心股市因美中談判延長而持續下跌,他必須在2020年大選前控制經濟受損程度。也因此共和黨議員與美國商界擔心特朗普可能會接受一份較軟弱的協議,其中除了大量採購石油氣與大豆之外,在更重要的結構性改革領域卻只有含糊其辭且難以兌現的承諾。
《紐時》指出,前幾天特朗普稱讚中共「非常負責、非常講理」,未來3、4周就會有關於中國大陸的消息。
曾經任特朗普首席智囊的班農(Stephen Bannon)說,這個關頭上很容易由勝轉敗,如果只是集中於商品採購的協議,先前累積的優勢就浪費掉了。「以前大家不認為特朗普會達成談判,後來他做到了」,但現在,「你可以把這想法丟掉。」
原本要在3月底進行的高峰會因為降低關稅與執行協議出現分歧而延後,談判人員現在懷疑中共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美國仍堅持要在執行條款上保留徵稅權力,但這也可能阻礙最終協議的達成。
中共希望美國取消已徵收的所有關稅,但特朗普曾表示,即使達成協議,美國也可以保留一些關稅。但如果因此問題而遲未能獲得結日,白宮也可能為了盡快達成協議而妥協。
文章表示,中國大陸最近的氣氛變得很積極,方媒體表示,財政部長努欽和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通電話時,在協議文本上「進一步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可能預示虓|談的已將近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