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亞裔買家於13年前買入多倫多市前特朗普大廈(Trump Tower)2個商用單位及1個住宅單位﹐總值近300萬元。但工程不僅一再延誤﹐大廈設計亦被改動﹐準業主想打退堂鼓﹐卻不得要領﹐與發展商對簿公堂﹐期間﹐後者因陷財困致資產被接管﹐但準業主已支付的近60萬元訂金卻始終未能取回﹐只好繼續訴諸法律行動。
事情糾結十多年後﹐業主終於獲法庭判決﹐取回訂金。
案中原訴人於2005年6月至翌年11月期間﹐先後以72.4萬元、81萬元及139.2萬元購入向與訴人Talon International Inc.公司購入前身是特朗普大廈(Trump Tower)的2個商用單位及1個住宅單位﹐並共支付約58萬訂金﹐所有訂金按例存放在一個信託戶口內﹐3個單位的交吉日同為2009年3月。
但該大廈的建築工程多番延誤﹐3個單位都未能按時交吉。過了原定交吉日後的3年﹐原訴人收到通知﹐指兩個商業單位的交吉日將延至2012年2月﹐並向原訴人索取多張期票﹐用以支付2個單位的各項開支﹐如物業稅、合併稅、未付清房款的利息等﹐直至大廈可正式轉名至買家名下為止﹐原訴人於是為2個物業各提交6張期票。
2個商用單位其後交吉﹐並由Talon租出。Talon收取租金後﹐扣除開支﹐將淨租金轉交原訴人。至2012年9月底﹐原訴人從2個單位中共得到約2.5萬元及2.3萬元淨租金。但此後﹐原訴人便再收不到任何租金﹐而Talon亦沒向原訴人索取期票。
但其實早在同年5月﹐Talon已向所有業主披露﹐會改動大廈建築設計﹐包括由原來高70層改為60層﹔商用單位不再附有廚房﹔大廈亦不再連接市中心地下通道PATH等。
至於住宅單位是否亦有改動﹐Talon則未有提及。但當時該單位的交吉日已延至2012年7月。
即使如此﹐原訴人認為商業單位改動太大﹐遂於同年6月﹐決定撤銷所有買賣合約﹐並於2013年2月﹐書面通知Talon有關決定﹐又要求取回訂金。
但Talon表示﹐並未收到有關通知﹐亦拒絕發還訂金﹔同時﹐並向法院申請﹐將原訴人取消合約的舉動裁定為無效。
至2013年4月﹐法官指大廈的改動不算太大﹐裁定原訴人不能以此為由取消單位買賣。原訴人於是聯絡Talon﹐安排在2014年8月底完成交易。
但到了交吉日﹐Talon卻向原訴人索取44.5萬元﹐用來支付利息、稅款等各項開支。雙方就有關款額再起爭拗。交易未能完成之餘﹐原訴人再興訟索償﹔Talon亦指對方違反買賣合約而提出反控告。
只是有關官司未了﹐Talon便因陷入財困﹐致該公司所有資產被接管﹐一切與Talon有關的訴訟亦遭擱置﹐而前特朗普大廈買家存放在信託戶口的訂金則被凍結。
至去年3月﹐原訴人獲法庭允許﹐就討回訂金一事﹐繼續與Talon對簿公堂﹐前者更向法庭申請簡易裁判﹐避免冗長的訴訟。
最後﹐法官認為﹐原訴人於2014年8月的確真心想完成交易﹐只是Talon太過苛索﹐才令交易告吹﹐遂裁定原訟人勝訴﹐Talon必須退還3個單位的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