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誰是我這篇文章的讀者?
問︰蒲sir,剛考過的2018作文,據說有七成人選答第一題「重遊舊地所見有感」,好像太懸殊了吧?
答︰人同此心,我倒不特別感奇怪。結合其他選擇,包括「禁區」、「談知己」、「談敵人」,同學最似曾相識又不易離題者,一定是第一題。你再想想,「重遊舊地所見有感」,「有感」是個人之感,相對寬鬆、自由。另一邊是談東談西,論說為主,要說服對方同意我的觀點,或多或少,難度不低啊!
問︰但這麼多人選同一題,會否難取高分?
答︰很難說,別自己嚇自己。同理,選一題最少人答的,偏向虎山行,就一定高分嗎?我看還是選一條陷阱最少的路,再盡力發揮立意吧。我問你,誰是你考試那篇文的讀者?
問︰閱卷員,即中文老師?
答︰對。更嚴格來說,是看過評卷參考的閱卷員、中文老師,他們有既定的一把尺、一個標準,將會拿這個標準套落文章,判斷文章的品第。
問︰老師,我很想做上品人。
答︰你應該沒問題。上品文章的成功之道大同小異,下品文章的失敗之處卻不一而足。除了文字功力有高低之外,最容易令人忽略之處,是同學沒細想文章由誰評分。
以作者之心度讀者之腹
問︰即是要以作者之心度讀者之腹?
答︰你這句說得妙。舉個例子,2017年有一題「談憤怒」,要高分,不可能隨便漫談憤怒。發怒,若處理不當,會帶來困擾或災難,波及其他人;處理得當,憤怒便有價值,例如我們會說「發憤圖強」。那麼應如何處理及面對自己的情緒便成為其中一個關鍵的立意,即出題者最想年輕人思考的一個方向。說到底,怒氣人人有,如何節制是關鍵,這便可順勢邀請「智慧」、「修養」等在文章飾演一角。
問︰我記得老師常說「一個錢幣有兩面」,兩面都應該介紹一下,但最終一定要有所取捨,正反兼論,然後迎向陽光,選擇一個更富於立意的取態,並作出呼籲。
答︰對。雖不是萬試萬靈,到底最容易呈現出題者的心思,與之產生共鳴。我試回到「重遊舊地所見有感」,內容除了景物描寫外,得分的關鍵一定落在「有感」身上,若你自由地一味訴說,舊地重遊,我真是好開心、好興奮、超快感、有今生無來世、好快我就會再來之類,真是想高分都難。
問︰「舊地」被一連串的新掩蓋了,現在重新發現,別有一番滋味。例如會令人興起景物依舊、人面全非之嘆;又或景物變化之大超乎想像,令人慨嘆時光一去不返,然而前路更加重要,於是我決定珍惜光陰,忘記背後努力將來;又或借助舊地懷念故人,深深慶幸曾獲良師益友的啟發,使我邁向成功;甚或感激舊地、恩人培育成長,而決定有所回饋,願意以同樣精神對社會貢獻更多個人力量。
答︰很好,我們之間有共鳴了,我希望你考慮加入教育界,日後為中文科出一分力。
問︰老師,我想圓滿這篇文章的立意,說一句我願意。
文:蒲葦 - 資深中學中文、文學科主任、教參書編者、大學中文教學顧問。著作包括《我要做中文老師》、《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每日文言半小時》(1-3冊)等。
[語文同樂 第3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