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台灣老化速度太快,退休規劃是刻不容緩的人生議題;《遠見雜誌》與台灣人壽8日共同發布「2017年退休暨空巢經濟大調查」顯示,因財務準備不足、未來充滿不確定性,75%民眾對退休沒信心,近5成民眾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期望每月收到近1.5萬元的孝養金,有趣的是,超過45%年輕受訪子女坦言,沒把握達成父母這項願望,顯示世代現實中的落差很大。 這份調查是針對40至70世代已退休族群或準退休族群進行訪問,並加入包括身體、心理、親人、金庫、財源等「退休5庫」,全面剖析國人養老金準備現況。 結果顯示,退休族的「退休5庫」存量均值77.7%,而未退休的存量均值自認僅有55.1%,凸顯2代對退休準備的自信差距;「退休5庫」存量均值最低就屬未退休也無保險的族群,均值僅44.4%。 台灣人壽總經理林欽淼表示,退休必須靠自己的年代,存款與保險是除了個人退休金之外,最普遍準備的2大項目,如提早規劃更能準備妥適,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是守護退休生活的第二防線,若擔心投資虧損或缺乏投資概念的民眾,屬穩健、不隨市場波動的特性,附保證的投資型商品最適合列入退休規劃中。 對經濟能力好的民眾,林欽淼發現,雖然退休金準備游刃有餘,但卻忽略長照的風險;長期照護強調的是在基本醫療照護外,多提供另一份看護、養護、老年托育的費用,這樣的商品會是未來的趨勢,尤其對未婚或沒有子女的退休族,提供更健全的保障。 準備退休金,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黃泓志表示,現在年輕族群將最辛苦,因為台灣人平均壽命延長、養老、空巢期比預期更久,若勞保再不做改革,現在年輕人工作40年後,可以領到第一層勞保給付將只有現在的21%。 退休金準備要充足,黃泓志建議,除了個人提早規劃、有系統的準備外,民眾勞退新制自願提撥的比例最好提高至6%,若能將年報酬率從現有3%提高至5%,所得替代率就會從15%一舉提高至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