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11月5日,南山遺址出土的史前陶豆。(新華社)
放大
 

其他新聞
內地撞名排行榜 29萬人叫「張偉」
改名反映時代變化
中國中小學反間諜動畫惹議
貴州清鎮試點「上班22天連休8天」
浙拆遷古宅門斗傳現「懸棺」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福建考古新發現 解台灣小米之謎

根據兩岸考古的新發現,約5000年前,內地福建南山文化的農業向沿海擴張,從海路將種植水稻和小米的生產模式帶到台灣,影響了台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有趣的是,早期內地先民究竟如何來到台灣?是將獨木舟綁在一起漂流來台?還是有其他方法,至今仍是個謎。

「中國東南及環太平洋地區史前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2日至6日在福建三明市舉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表示,在新石器時期既種植水稻也種植旱地作物小米,是公認的山東半島地區特有農業生產模式,但從未發現自山東半島地區向福建沿海地區陸地傳播的證據,剩下的可能性只有透過海路。

5千年前就在海上交流

過去一直找不到有力證據,如今福建南山遺址的考古新發現,結合近期其他東南沿海遺址的考古成果,使得曾經只是假說的「史前海上之路」成為可能。

最新研究發現,約在4、5000年前,內地就有先民沿著東南海路進行交流,並將北方文化傳入海峽兩岸地區,這比此前學術界認為的古人海上交流時間提早了近千年。「史前海上之路」學說也解答了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台灣史前小米來源之謎」。

作為台灣新石器時期的代表遺址,台灣大坌坑遺址曾出土大量小米,但這些小米是從哪裏來的一直缺少合理解釋。

台灣考古學家臧振華表示,若說大坌坑的小米也來自於山東半島,但同時期台灣和山東的陶器特徵相差較多;若說來自福建,但之前福建地區一直沒有發現同時期的小米遺存,而南山遺址考古發現說明,大坌坑的小米很可能源自於海峽對岸的福建。

 
 
今日相關新聞
中國首次發現會種田的穴居人
福建考古新發現 解台灣小米之謎
美鯉魚氾濫成災 中企收購解危機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