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對幼稚園的質素評核報告會上載到該局網頁,融樂會檢視151份來自油尖旺、元朗和東區的報告,發現僅1份有英文版本,因該校教員大部分只懂英文,其餘報告只有中文版,質疑是忽略了不諳中文的非華語社群,也使他們在選校時未必能取得足夠資訊,要求教育局上載英文版報告。 教局:探討概覽增支援資料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由於質素評核報告主要對象是幼稚園,而幼稚園一般以中文作為日常溝通語言,報告一般只提供中文版,局方初步認為不宜將報告直接翻譯為英文;由於質素評核以6年為一個周期,報告或未能反映幼稚園最新情G,認為家長選校應參考每年出版的《幼稚園概覽》以及由學校提供的校本資料。 發言人稱,局方理解部分家長希望得到更多選校資料,會探討在《幼稚園概覽》的「學生支援」一欄內以劃一形式,讓學校提供錄取非華語學生及支援非華語學生措施的資料,供家長參考。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局方聲稱報告上載教育局網頁,是為了加強透明度和向社會問責,質疑這顯示教育局所指的「社會問責」並不包括不諳中文的社群,尤其是少數族裔家長。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認為,雖然非華語家長可參閱英文版《幼稚園概覽》,但有關資料由學校自行填寫,若學校不主動提及,家長選校時無從了解學校對非華語學童學中文的支援、會否將非華語學生抽離等資訊。 法律教授﹕構成種族歧視因素 本身是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的非華語幼稚園生家長紀佩雅(Puja Kapai)認為,報告提供獨立的評估標準,讓少數族裔家長為子女選校時有真正選擇,強調非華語家長理應有同等獲得資訊的機會,否則語言障礙將成為構成種族歧視的因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