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出租公屋單位將由約76萬個增至80萬個,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故日後可將大部分新建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林鄭月娥昨午出席活動後再回應,「作為一個社會房屋的安全網」,出租公屋單位達80萬個,或可應付每一段時間最基層家庭的要求,但這並非為公屋數量「封頂」。公屋聯會認為,林太言論與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建屋目標有落差。 否認「封頂」 稱房策助有條件者置業 林鄭月娥昨午被記者問及在專訪中稱80萬伙出租公屋已足夠,是否為公屋數目「封頂」,她否認「封頂」說法,強調出租公屋仍是為基層市民提供房屋的安全網,「不過我覺得作為一個社會房屋的安全網,其實一定的數量,好像如果到80萬,或許可應付到每一段時間最基層家庭的要求」。她續稱,若公屋居民較有條件改善其經濟情G,又有一定積蓄,政府應透過適當房策,為這類家庭圓置業夢。 學者質疑忽略經濟下滑時住屋需求 林鄭月娥表示,看到社會有強烈的置業訴求,例如去年首個「綠置居」計劃超額認購10多倍;她已要求房屋委員會全面看看現在的公屋地盤,究竟哪個屋h應該保留為出租公屋或轉做「綠置居」,最終有待房委會評估。 政府去年底更新長遠房屋需求的推算,最新推算2017/18至2026/27年度的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在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中,會維持提供2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長策會前成員、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林太的說法顯示她「完全沒跟過長策」,稱她是以(財政上)可持續興建的公屋數量作考慮,惟公屋建築成本上升,主因是由於土地不足,令政府選址於「豬頭骨地」,需花不少成本平整土地,「她(林太)用一個很不正常的理由告訴大家,80萬就是整個公屋(系統)可長期維持的」。他批評林太忽略一旦遇上經濟周期大幅下滑,已置業的市民或因失業而撻訂,「他們沒屋住,(政府)又要興建公屋照顧他們」。 公屋聯會:全變出售公屋 對輪候戶不公 公屋聯會對林太說法表示失望,稱明顯與2014年長策會報告建議、即每年平均建2萬間公屋及8000間資助房屋的目標有落差,若日後全數以出售公屋取代出租公屋,輪候冊家庭一旦未能負擔樓價,只能入住翻新單位,此舉恐造成不公,要求政府須首要確保出租公屋數目達標。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表示,林太說法不切實際,政府分配公共資源時,須公平兼顧不同階層的需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