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20年的電視業被指停滯,先有港視發牌風波,後更有亞視「熄機」。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說,政府一直對港電視發展都是採取不進取、不積極態度,相對上比較「有為」的已是前特首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政府更不欲發展電視業,只視傳媒為「政治工具」。
質疑梁政府「無心」 視傳媒政治工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應稱,政府處理電視牌照申請,一律按法例及既定程序,從來不存在態度問題,處理每一個申請也不會完全一樣。政府正檢討《電訊條例》及《廣播條例》,確保制度切合市場及科技多方面發展。
梁麗娟解釋,董建華政府在1998年主動推電視政策檢討諮詢,探討如何鞏固本港作為區域廣播中心,諮詢後兩年,政府於2000年已批出牌照予多間收費電視;曾蔭權政府亦在2009年推動發免費牌照,可見兩人都有意發展電視業。
免費視電視發牌申請橫跨曾蔭權及梁振英年代,最終在梁振英任內,決定「三選二」,香港電視被拒發牌。梁麗娟說,梁振英政府令人感覺視傳媒為「政治工具」,要控制傳媒配合政府,而非發展。她質疑,政府在2009年開放申請程序,至2013年才發牌予奇妙電視及ViuTV,對比2000年發收費牌所需時間,顯然「無心」。
製作人赴內地 港創意工業現斷層
她認為,目前電視業發展時機已過,不少製作人已到內地拍劇,加上本地電視業萎縮,年輕人不願入行,創意工業已現斷層,不少觀眾認為電視台墨守成規,不願看電視,收視差亦令電視台不願投放資源,造成惡性循環。她強調,要打破僵局,未來要吸引年輕人入行,電視台要給他們平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