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1日)上證指數升0.38%,深圳升0.78%;標普500指數低開,最低見2,362.6,最高見2,370.35,收2,362.72,跌5.34;美元兌主要貨幣有升有跌;5月美國加息機會率15.5%(日前13.3%),6月加息機會率57.5%(日前53.5%);對利率政策最敏感的2年期債息跌2點子,至1.2580%;美10年期債息跌2.5點子,至2.3946%。
美國2月個人消費支出上升0.1%,低於預期上升0.2%;經通脹調整後個人消費支出下跌0.1%,低於預期上升0.1%;個人入息上升0.4%,和預期一樣;薪金上升0.5%,是5個月以來最大升幅。
2月份個人消費支出核心指數上升0.2%,和預期一樣,按年上升1.8%;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按月上升0.1%,按年上升2.1%;核心通脹5年以來首次達聯儲局目標,市場反應平淡;3月芝加哥商業指數57.7,高於預期56.9;生產和新訂單加快,但就業和價格分別收縮和增長緩慢;昨天經濟數字指向是既有增長而通脹又穩定。
紐約聯儲局Dudley表示今年再加息次數是合理,加息次數視乎數據,重要的是他說沒有急切收緊金融政策,中性實質利率的共識是0%至1%;聖路易斯聯儲局Bullard指美國經濟是慢增長模式,可以加息少許,沒有需要大收緊,經濟數據並沒有大叫聯儲局需要行動;同日,聯儲局的鴿派Kashkari評論通脹數字,認為核心通脹仍然低於聯儲局預期。
聯儲局成員昨天發言偏向鴿性,國庫債券反應也非常合作,10年期債息下試2.4%;再加上月尾/季結資產組合比例重組使彭博柏克萊國庫債券指數的年期加長大概0.07年,比過往3月份的歷史平均數0.05年為高。
同時,股票在第一季表現優於債券,理論上,季結資產重組應該有利債券;但結果在本周並不明顯;另外,日本3月年結完成,投資機構可重新買入外國債券,尤其最近點子差價收窄,使買入外國債券的收益率增加。
美股指數仍然窄幅,主要上升界別是公用、地產信託、貴金屬;主要下跌界別是銀行;原材料股個別發展;剛創出歷史新高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在高位窄幅,動力科技股有升有跌,最強的是亞馬遜,新高後繼續上升;半導體股就有些回吐;杜邦出售農產保護業務予FMC(見圖),刺激後者股價上升,但對農業股沒有大影響;生化科技股個別發展,食品股普遍造好;整體上今次季結比較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