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分析結果指出﹐當多倫多樓市平均放盤日數縮短﹐每多意味着屋價走勢向上﹐中肯程度逾90%。
根據IBM專門解答問題的電腦Watson的分析﹐最能夠反映平均屋價走勢的市況﹐離不開放盤日數分別與樓盤數量及成交量的關係。
地產資訊網站Better Dwelling將多倫多地產商會(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過去數年的成交數據輸入該台電腦﹐指令找出推動多倫多平均屋價的主要因素。結果顯示﹐這些指標若同期間都出現下跌的情況﹐便可預期屋價上升﹐中肯程度高至94%。
放盤日數是樓盤在多重放盤服務系統上由開始掛牌至確認賣出之間的日數﹐普遍被視為樓市重要指標之一。
去年全年﹐大多倫多地區各類住宅平均放盤日數由前1年的22日縮短至17日﹐同期間平均屋價升幅則由9.8%跳升至17.3%。
該台電腦分析顯示﹐當樓市放盤日數縮短及總樓盤數量同時減少﹐便意味着平均屋價上升。另方面﹐放盤日數及新樓盤數量同告減少的市況﹐也會導致相同的屋價走勢。
上月份樓市表現可以反映出這樣的情況。多倫多地產商會數據顯示﹐2月平均放盤日數進一步縮短至13日﹐而新樓盤數量按年下跌12.8%至只有9,834個﹐至於平均屋價的升幅﹐則飆升至叫人吃驚的27.7%。
樓盤減少及放盤日數縮短﹐反映出需求升溫﹐刺激屋價上揚屬於自然的結果。不過﹐叫人感到奇怪的是﹐根據今次電腦分析﹐如果放盤日數及成交量同告減少﹐也意味着屋價走勢向上。
該資訊網站解釋﹐成交量減而屋價扯高﹐可能是買家不願在選擇方面妥協所致﹐目前多倫多樓市盛行搶柯化﹐正好反映出這個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分析針對買家行為﹐也就是說買家因應市場上一些狀況的反應。根據該台電腦的分析﹐其他指標之間的關係﹐對屋價的影響都屬於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