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中區警署上月發生塌牆事故,外界關注中西區舊樓結構安全。超過50年樓齡的中環伊利近街40號唐樓,其業主立案法團6年前揭發地庫由挖空地基泥土僭建而成,部分基腳及地基樑更被拆除。屋宇署曾發出清拆令要求拆除地庫,然而工程至今仍未開展,法團主席批評當局執法不力。結構工程師指出,該建築屬淺層地基,挖空泥土及拆除基腳等會減低地基承托力,增加沉降及倒塌風險。
明報記者 賴嘉梨
曾發清拆令 業主稱委專家跟進
屋宇署回應指出,曾於2010年9月向地庫業主發出清拆令,茈O拆除僭建物,業主其後委任認可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師跟進,曾提交文件澄清有關地庫結構安全的問題。然而今年3月署方收到有關認可人士及工程師的辭任通知,署方派員視察後發現僭建地庫仍未還原,署方昨稱已展開檢控程序。署方又稱,曾於2011年3月向前座地庫業主發出修葺令,要求維修樓宇剝落的混凝土及鬆脫的批盪,業主2014年4月已完成相關維修工程。
2014年現剝落裂紋
中環伊利近街40號於1963年落成,樓高5層,業主立案法團主席Sharif Khan早年購入一樓的單位後,翻查樓宇圖則及入伙紙發現,大樓本無地庫,質疑有人擅自挖走地基的泥土並加裝門窗,改建成兩間店舖,故於2010年向屋宇署投訴,至2014年初,樓梯附近天花更出現石屎剝落,一樓部分單位牆壁出現約2米長裂縫,但投訴6年來相關商舖仍如常營業。
本報翻查資料發現,兩個相關單位最早於1964年已作買賣,至於為何單位「由無變有」,有律師解釋,類似僭建在數十年前的香港非常普遍,當時執法亦較現時寬鬆(見另稿)。結構工程師劉志宏表示,看過相關圖則及資料,指出伊利近街40號地基較淺,不適合建地庫。他說,地基內本應堆滿泥土壓實基腳,以加強承托力。一旦挖空泥土,並拆除部分基腳,地基承托力將大減,有可能影響樓宇結構,導致牆身傾斜甚至沉降等,而樓宇早前出現裂紋正是一大警號,「再有裂紋應該清走住戶」,認為屋宇署應盡快執法。
法團主席Sharif Khan指出,過往曾多次與地庫單位業主的代理會面,對方強調業主購入單位時已建有地庫,僭建工程與其無關。至近日舊中區警署發生塌牆事故,Sharif擔心政府及業主一再拖延工程,會引發同類悲劇,威脅住戶及公眾安全。他批評屋宇署執法不力,自2010年發出清拆令後,事隔6年仍無法責成業主還原地基。法團只好委託律師向地庫業主作民事索償,追討維修費用,並已申請禁制令,禁止業主把地庫出租。
地產代理租用 稱不知僭建
記者在現場觀察,現時共有兩間地產代理公司租用地庫兩個舖位,其中一個舖位負責人吳先生說,3年前與業主簽訂6年租約,不清楚單位屬僭建。吳先生稱,得悉業主正與法團就事件交涉,若最終要搬走,將「血本無歸」。翻查土地註冊處紀錄,現持有前座及後座地庫的業主為Mak Lung及Tan Qiong Zhong(又名譚k仲),兩人於1987年以42.5萬元購入單位。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