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A
住戶開支比例變化(見表)
資料來源﹕〈住屋佔家庭開支36%破紀錄 月均總開支2.7萬 5年增28%〉,《明報》,2016.04.30
資料解讀
資料顯示了一系列的住戶開支。正如此欄常說的,答這類數據題並非要求同學原文筆錄,所以不用將提供的資料或數字全部列舉一次,只將數據「文字化」不能獲得高分。重點在於歸納資料顯示的現象,如上圖9項開支中,有哪些是生活上相對較為基本的開支呢?其變動又如何?哪些開支可以放在同一組討論?這些都可以注意。
◆資料B
樹仁大學經濟系學者就港人「生活困苦度」做調查,今年「整體痛苦指數」為3.07分(4分最痛苦),近年呈上升趨勢。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港人現在生活「痛苦」,數字連續3年上升,認為「不痛苦」的只有約一成半,較去年下跌約5%。近半受訪者認為住屋問題最令港人痛苦,較3年前增逾一成。研究認為雖然近月樓價回落,但樓價仍超出大部分渴望置業人士的負擔能力,另一方面資產價格下滑亦令持有物業者感痛苦。
資料來源﹕〈樹仁民調﹕八成受訪者感「生活痛苦」〉,《明報》,2016.03.25
資料解讀
資料提供的數字不多,但提及「3年前」、「去年」、「今年」的內容,同學要細心檢視免混淆,避免最終在討論趨勢時得出相反的結論。另一方面,資料涉及的內容不一定「貼身」,例如樓市升跌非直接與同學有關,但不代表考試不會出現。其實適當地運用常識,了解現時社會熱烈討論的課題,根據大方向來推敲,同學應該可以應付。
■問題
討論資料A反映的現象。(4分)
◆答題指引
同學應特別注意,資料提供的是開支「比例」而非實際數額,所以可思考是否某些項目的金額升幅特大而影響了其他項目。例如資料顯示,佔住戶開支最高比例的住屋與食品項目,加起來佔超過60%,但只有此兩項於全部開支中比例是上升的,特別是住屋開支比例的升幅有3%。其他重要基本開支比例,如交通、衣服(加起來約10%)則錄得跌幅。
在現時通脹的情G下,後者出現比例跌幅不一定是實際金額下跌,可能是住屋與食品的開支升幅太高,而使後者的比例下跌。
■問題
「政府應將房屋問題放在要處理的社會問題首位。」你是否同意?(8分)
◆答題指引
這題涉及政府施政效能、先後次序的概念。雖然題目沒有明顯地比較其他社會問題,但作答時仍難免要比較。因此,同學可先在「腹稿」中列出其他的社會問題(如中港矛盾、環境污染、老年退休保障、競爭力下跌等),再按一些準則分析房屋問題是否更嚴重而需要優先處理。
例如在涉及的人數方面,支持的觀點可引用樹仁調查資料,即近半市民對房屋問題感到痛苦,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素質,政府有責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提升生活滿意度;持相反意見的同學可以指出,現時已有差不多三、四成市民居住在公屋等資助房屋,他們的房屋需求已獲解決,所以實際涉及的市民或沒有想像中多。
又例如在經濟原則方面,政府應盡量避免干預市場,如果政府因為增加房屋供應而使樓價大幅下跌,參考資料B,會造成一些市民「負資產」,衍生另一個社會問題。但市民亦對政府推出相關「辣招」阻止樓價大幅上升有一定期望,因此政府亦宜在政策或態度上顯示出有心處理問題,提升市民的信任度。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 劉錦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