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期末考快到,很多同學溫習通識科時常感資料太多,無從入手。Dr DSE請教在2015年文憑試通識取得5**的劉嘉舜,原來會他會用「334」原則分配溫習時間:「三成時間從不同媒體溫習不同議題的相關新聞;三成時間思考議題背後帶出的問題;四成時間溫習課本上的概念。」 不止考知識 推論更重要 劉嘉舜表示,他溫習通識時會背誦概念,如他對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等單元了解不深,日常溫習時,會多花時間記憶相關概念,「但通識科並不是單考學生對某議題的了解深入程度,還會考核學生就時事議題推演背後概念的能力」。他舉例道,如題目為伊波拉疫情,其實主要想學生討論全球化下的國家協作,並非只考核學生對伊波拉病毒的知識。他寄語同學,不要因有相關學科背景自以為有優勢,專攻某些單元,訓練好推論能力才更加重要。 善用參考書省時間 通識科要考取好成績,必須留意時事新聞,但溫習時間有限,而且還要應付其他科目的考試,要一次重看所有新聞,實在不可能。劉嘉舜建議同學善用坊間的已有資源,例如不同出版社的通識參考書,書中已梳理好每個議題的脈絡和要點,溫習更得心應手。通識科亦要求學生答題時提出正反立論和駁論,「工具書多已包含了議題中的各種觀點與角度,同學不用再花時間自行去找」。 每天看新聞 訓練思辨能力 雖然有工具書的幫忙,但劉嘉舜指培養每天看新聞的習慣仍十分重要,因為看新聞,可加深對不同概念的記憶,「我由中五升中六暑假開始,每天看新聞,再根據通識六大單元分類,製作成資料夾。開學後老師會在課堂上教授相關概念,我在腦海中將這些概念和資料夾內的新聞連結起來,加深記憶。」劉嘉舜說他多在不同facebook新聞專頁看新聞,十分方便。 劉嘉舜也會操練過往試題,除此之外他更會就當時熱門的新聞議題自行擬定題目,「例如最近熱門新聞是『巴拿馬文件』,同學可思考巴拿馬文件背後帶出的概念,如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協作、新聞自由等。」劉說考好通識科,必須靠平時不停溫習,訓練思辨能力和立論技巧。 ■DSE信箱歡迎同學提問,來函請提供姓名及聯絡方法﹕ 電郵﹕living@mingpao.com 傳真﹕2595 31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