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共衛生
˙諾貝爾化學獎X醫療科技
新聞撮要
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由3名分別來自瑞典、土耳其及美國的科學家林達爾(Tomas Lindahl)、桑賈爾(Aziz Sancar)及莫德里克(Paul Modrich)奪得。評審委員會表揚3名學者對DNA修復機制的研究對理解細胞運作、遺傳病成因,以及癌症形成及衰老機制作出關鍵貢獻,開啟嶄新的研究,即以阻止癌細胞修復DNA為手段治療癌症。
DNA擁有我們的遺傳信息,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一般新陳代謝活動或紫外線和放射線、自由基、致癌物等,都會令DNA損傷,引發多種疾病。為減低DNA損傷造成的破壞,細胞發展出多種損傷監控機制及復修途徑,快速改正DNA結構的錯誤,令基因組織免受損傷和突變。
科學界一向認為載錄遺傳信息的DNA非常穩定,不過瑞典科學家林達爾1970年代開始對此表示懷疑,他通過連串實驗發現DNA的確會慢慢衰敗。他推測細胞內的DNA每天要承受大量損傷,若無修復機制,損傷速度難以解釋為何人類仍然存在。這假設開啟嶄新研究領域,林達爾最終發現能不斷抵消基因衰變的「鹼基切除修復」機制。
另一得獎者桑賈爾研究細胞如何修復紫外線對基因造成的損害,發現「核隞臚蟆ㄜ袨_機制」;莫德里克則發現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細胞如何糾正基因複製時的偶發錯誤。他感慨DNA研究領域多年來沒得到應有的重視。
瑞典皇家科學院成員布熱津斯基(Peter Brzezinski)稱,最少一種新抗癌藥物用了DNA修復機制。他解釋與其集中在如何修補導致癌症的細胞損牷A研究員如今研究如何摧氥NA修復機制,從而殺死癌細胞。
細胞會自動修復,但林達爾說不相信有永生,「DNA受損很多時會導致癌症及其他嚴重疾病,所以我們希望盡可能扭轉損珣↙G。因此首先要了解這些損狶峖赤瑣魖謘C」布熱津斯基補充,研究目的並非「阻止衰老」,可是新資訊可幫助我們了解跟衰老有關的疾病,可助人類年老後有更好的生活。
台灣清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胡紀如表示,DNA修復領域是基因工程的關鍵基礎,現今遺傳疾病、標靶藥物、生物科技、基改食品等,都與DNA修復有關,「這領域一定會有人得獎,只是早晚而已」。
——綜合《明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