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去殖民化
˙學習單元﹕全球化、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顧問教師﹕東涌天主教學校通識科主任 關展祺
學習目標
知識
1. 認識何謂「去殖民化」
2. 了解香港回歸後保留或修改哪些具殖民地色彩的文化和制度
3. 認識「去殖民化」背後的爭議
技能
1. 歸納不同持份者對「去殖民化」的觀點
2. 從多角度分析導致港人國家身分認同意識薄弱的原因
3. 評論透過「去殖民化」提升港人對國家身分認同的成效
態度及價值觀
1. 關心社會的民生發展
2. 反思個人與祖國之間的關係
3. 明白維護「一國兩制」的重要
◆資料回應題
1. 參考資料A及B,指出陳佐洱認為香港須去殖民化的原因。
•他相信香港回歸後在經濟和民生等方面的發展未如人意,乃因香港政府沒有徹底「去殖民化」
•近年香港市民的本土意識強烈,並出現「去中國化」現象
•他認為須維護「一國兩制」的實踐
•同學組織答案時宜作簡單說明
2. 參考資料A及C,嘗試從法制和民生的角度比較接受與不接受「香港需要去殖民化」人士的觀點。
●法制角度:
•接受者認為去殖民化不代表去掉所有殖民的部分,可保留殖民管治中好的東西。
•不接受者認為一國兩制下,香港保留英殖時期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司法制度和生活方式,但主權移交後香港人的自由不增反減。去除這些因素,等同去除香港的核心價值。
●民生角度:
•接受者指出去殖民化並非突然出現,香港回歸祖國後已開始,只是不變的多,要變的少;應去不合時宜者,如郵政署認為舊郵筒仍展示皇冠標記或英國王室徽號「不合宜」,建議遮蓋。
•不接受者認為去殖民化不是維持香港社會發展穩定和提升市民對國家和政府認同的方法;「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認為沒需要抹走殖民地歷史,又指回歸多年,舊郵筒已不單純屬殖民年代,而是本土象徵;亦有意見認為殖民地統治是香港歷史一部分,與其抹去歷史痕[,不如利用其作歷史教育,讓市民認識香港發展歷史。
◆延伸回應題
3.「香港的殖民地歷史背景,是今日港人國民身分認同感低落的最主要原因。」你同意嗎?解釋你的意見。
•同學須明確表達立場
•同學可考慮從政治文化、歷史和教育等角度比較及分析
•題目屬開放式提問,同學應該透過多角度思考,並配合相關例子解說,以便提升觀點的說服力
●同意方面,宜集中展示香港的殖民地歷史如何與港人的身分認同感低落有直接關係,例如:
◇政治文化方面:中英雙方為令香港在回歸過程上「平穩過渡」,於是在《基本法》規定「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令香港回歸後基本上沿用英殖時期的管治模式,阻礙政府在政策上建立市民對國家的歸屬感
◇歷史方面:不少英殖時期的建築被評為古蹟,得妥善保育,如現時的終審法院大樓。凡此種種雖然是香港歷史、香港人生活及集體回憶的一部分,但同時窒礙了港人忘記過去,建構個人與祖國之間的身分認同
◇教育方面:回歸前香港教育制度不重視在課程上培育港人對中國的認識和身分認同,令年輕一代,尤其是現時社會上的精英階層未能對中國建立歸屬感
●不同意方面,宜集中分析香港的殖民地歷史只是令港人國民身分認同感低落的其中一個原因,而非主因。例如:
◇政治文化方面﹕可指出根據《基本法》,雖然香港可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港人對身分認同的理解並非承襲自回歸前的社會文化,反而是透過資訊科技的進步自學得來,與殖民地歷史沒有直接關係
◇歷史方面﹕雖然百年英治遺留下來、帶有殖民地色彩的東西舉目皆見,令殖民地文化成為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但香港人對國家的歸屬感並非只建基於歷史,反而是市民對香港回歸後在各方面的社會發展表現不滿,繼續產生了懷舊心理,影響對國家的認同感
◇教育方面:雖然過往的港英政府不重視國民教育,導致香港人的國民意識薄弱,但否決中史科成為新高中的必修科乃回歸後特區政府的決策,因此,回歸前的歷史背景,並非是令港人未能對中國建立身分認同的主因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1015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