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郵政署於1841年成立,初期由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經營,故本港採用的郵筒大多由英國製造,並鑄上該郵筒製造時期的英國君主圖案及皇冠標記。1980年代起,香港不再從英國訂製郵筒,改由懲教署以鋼材或玻璃纖維製造,近年則改以招標方式外判生產。回歸後,所有服役中的紅色郵筒全被髹上代表香港郵政的綠色。 康文署博物館專家顧問(本地史)蕭國健批評,郵政署擬覆蓋郵筒的英殖「嘜頭」,會斬斷本港歷史的延續性,「就如人喪失了青年期,由童年直入老年」,又指「不論你覆蓋幾多個郵筒,殖民地歷史依然存在,倒不如向外介紹這些標記的象徵意義」。 至於近年本港出現不少「去殖」爭議,他對此不評論,「深究動機就令事件變政治化,歷史與政治往往只差一線」,但認為此舉或引起市民更多揣測。他又稱,現存的殖民地郵筒雖未能反映香港整個殖民地歷史,但標誌本港不同年代,「圓形郵筒出現較早,之後才是方形,不同皇冠或君主標記亦反映郵筒歷史」。 古諮前委員:嘜頭結構不 即符保育 本地歷史專家兼古諮會前委員高添強認為,從保育角度而言,只要沒有破壞「嘜頭」結構,就符合保育原則,「最重要可以還原(嘜頭)」。 郵筒是主權及歷史的印記,外國處理具殖民色彩郵筒亦曾惹起爭議,例如早已脫離英國獨立的愛爾蘭,一直繼續使用舊郵筒,並沒有遮蓋皇冠徽號,只是將郵筒由紅色髹成綠色。但仍未脫離英國的北愛爾蘭,境內郵筒曾被人偷偷改髹顏色,以示對政權的不滿。另外,1964年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的馬爾他,國內雖然沿用紅色的英式郵筒,但郵筒上的皇冠標記均被刮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