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跟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一在聯合國大會先後發表演說,就敘利亞問題針鋒相對。兩人又舉行兩年來首次正式會談。普京形容會面「非常有建設性、有效率及坦率」,《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匿名官員稱兩人談了烏克蘭及敘利亞問題,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去留未達共識。美國官員稱,雙方同意要為敘利亞內戰尋求政治解決方案,但對該政治進程結果見解有異。
缺席聯合國大會逾10年的普京周一在演說中狠批美國外交政策。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主持的午宴上,普京臉帶微笑,主動祝酒,奧巴馬木無表情回禮。雖然兩人90分鐘談話未有重大突破,但分析指這次正式會晤顯示美國已承認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事實上,奧巴馬在聯大演說中亦坦承,為了打擊「伊斯蘭國」(IS),需要妥協,但他堅持要在戰後敘利亞「受控過渡」,不能重回由一個「屠殺千萬計人民」領袖當權的局面。
奧巴馬強調,如要擊敗IS,敍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必須下台。
奧巴馬稱,目前已有超過60個國家加入打擊IS的聯盟,剛剛又加入3個新成員尼日利亞、突尼斯和馬來西亞,有超過20個國家加入打擊IS的軍事聯盟,18個國家為伊拉克安全部隊提供了培訓,還有20個國家通過法律阻止外國作戰人員加入IS。
奧巴馬指出,打擊IS不是單個國家或僅靠軍事力量可以完成的,必須全球合作且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通力合作。他還提及了與俄羅斯、伊朗的合作。
奧巴馬承認,打擊IS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時間,但他仍對前景表示樂觀,並強調國際社會的團結。
奧巴馬處理敘利亞危機的表現備受批評,俄羅斯近月連番針對敘利亞的政治與軍事動作,更令美國相形見絀。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魯比奧周日便批評奧巴馬不作為,令中東盟友以為美國放棄中東,予俄羅斯可乘之機。普京周日接受CBS訪問時也被問是否覺得奧巴馬軟弱,他答道﹕「我不認為是這樣。」
《金融時報》首席美國評論員盧斯(Edward Luce)日前撰文指出,對美國總統來說,要請普京幫忙雖是個差選項,但跟其他選擇相比已是不太壞。該文指出,奧巴馬在敘利亞無計可施,由於伊拉克及利比亞前車可鑑,他未有積極推動敘利亞政權更替,亦未重蹈布殊錯誤押注伊拉克反對派的覆轍。美國雖然花5億美元訓練敘利亞叛軍,但兩支叛軍都被跟蓋達有聯繫的「努斯拉陣線」瓦解,美國提供的武器更落入努斯拉陣線之手。他只剩下跟俄羅斯合作一途。
分析指美兩害取其輕
盧斯分析,美國在敘利亞要靠俄羅斯,俄羅斯同樣需要美國,普京並非一定佔上風。他指出,普京高調要打擊IS,但俄羅國內有2000萬穆斯林,他們一般不滿普京統治。跟美國相比,俄羅斯更容易成為伊斯蘭主義者恐襲目標。車臣武裝組織可能伺機而起。因此,普京今次雖然看來棋高一着,但他亦需要奧巴馬的幫助,美俄在敘利亞事務上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