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當然不能空手而回,美國懂得中國人要面子的文化,在習近平出發前夕,突然提高嗓門喊出高價碼,中國只好連番派出特使應對,即使如此,雙方這次達成的協議實在不多,而且從很多「半拉子」協議中,以及兩國的實際行動中,更可看到中美關係目前是處於冷凍期。
情報機關網絡刺探 未達共識
美國媒體最關注的是網絡安全問題,但這次中美兩國達成的協議,只是承諾互相不針對對方搞商業網絡間諜和網絡攻擊,但未就情報機關的網絡刺探或者攻擊達成任何共識。即使如此,奧巴馬還給協議留一條尾巴,說美國一旦發現有中國機構違反協議,隨時會採取制裁行動,雙方的不信任,沒有因達成協議而消减。
軍事協議僅管控危機手段
美國政府最注重的是避免兩國軍事上擦槍走火,就在兩國元首在白宮會談的同時,美國偵察機繼續在中國沿海巡航,中國軍機也毫不客氣的在美國偵察機面前來一個急轉彎示威。而在南海,去年就發生過美國軍艦駛過,中國軍艦靠近監視的情况。這次兩國同意兩軍要積極加强溝通,應對突發危機,避免衝突升級。協議要求軍艦艦長保證明確表達各自意圖,維持安全距離,避免以不文明語言互相攻擊,在對峙情况下也不用不友好的肢體語言衝向對方。
雖然這是積極的良性關係,但實際上只是管控危機的手段,意思是雙方承認危機隨時發生,只不過想避免因為不明確的意圖進一步惡化的可能而已,並非承諾避免危機的發生。
新華社在報道中輕輕帶過一筆,說雙方就人權問題交換了意見,這種外交語言就是說,沒有就任何議題達成共識,雖然美國承諾不支持「台獨」、「藏獨」、「疆獨」,也不介入香港事務,但會繼續與達賴喇嘛及其代表接觸,為美國的立場表示一番,但看達賴喇嘛取消美國行程,就顯得奧巴馬說的是氣話。阮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