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加拿大消費者保健產品協會(CHP Canada)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揭示,擁有藥物保險計劃的加拿大人,在患有感冒和咳嗽等小毛小病後,為了節省藥費而有更大的可能專程去看醫生,而不是前往藥房自掏腰包購買非處方的成藥。
對此,加拿大消費者保健產品協會(下稱保健產品協會)把握聯邦大選即將舉行的契機,建議各大聯邦政黨修訂政策,要求聯邦政府豁免向非處方的成藥徵收合併稅,或者允許非處方的成藥與處方藥物一樣,可享有醫療開支稅務優惠的資格。
保健產品協會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收入的加拿大人與低收入的加拿大人相比,前者在患有感冒和咳嗽等小毛小病後,特意看醫生的可能性更大,較後者高出22%。
至於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加拿大人與僅擁有高中畢業文憑或以下教育程度的加拿大人相比,前者因小毛小病而看醫生的可能性,較後者更高出35%。
上述調查報告指出,總體而言,擁有藥物保險計劃的加拿大人在患有感冒和咳嗽等小毛小病後,與沒有藥物保險計劃的加拿大人相比,前者看醫生的可能性較後者高出了66%。由此得出結論:經濟因素影響了加拿大人在患有小毛小病後尋求治療的方式。
代表生產非處方的成藥和天然保健產品製造商的保健產品協會主席普勞德(Karen Proud)說:「當人們自行對付感冒、頭痛和腸胃不適時,我們稱之為自行護理,他們不僅在自身的健康方面掌握更大的控制權,也對一個更加持續性的醫療體系做出貢獻。」
她又說:「當政黨領袖就醫療和藥物議題展開辯論時,我們要求他們考慮豁免向非處方的成藥徵收合併稅,或者允許非處方的成藥與處方藥物一樣,可享有醫療開支稅務優惠的資格,從而使我們的醫療體系更加具有持續性。」
針對上述調查結果,在士嘉堡開設國語診所的Stanley Zheng醫生強調,負責任的醫生是不會根據患者是否擁有藥物保險計劃而提出不同的醫療建議的。在他看來,聯邦政府如能豁免向非處方的成藥徵收合併稅,確實能降低非處方成藥的價格,但由此而可能引發的問題是:人們過多地使用非處方的成藥,造成濫用。
家庭醫生劉秉純指出,因患有感冒和咳嗽等小毛小病而特意看醫生的以耆老患者居多,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有健康問題。
相比之下,年輕人在患有小毛小病後,通常會自己去藥房買非處方的成藥服用。
他說:「醫生通常是對症下藥,不會理會患者是否有藥物保險計劃。即使醫生給患者開了處方藥,但也有不少華裔患者因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不想服藥,有的人寧願去看中醫、吃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