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的士業界服務質素成焦點,理工大學進行「迎接21世紀的士行業的挑戰」研究發現,乘客對的士服務投訴有增加趨勢,並缺乏年輕人入行,建議增設「優質的士」,提供旅客預訂服務,並須由持有優質的士司機證書人士駕駛。另建議設立機制處理乘客投訴,要求多次涉不良行為的司機接受強制改善措施。有的士業界建議「優質的士」需以僱傭形式進行,以確保服務質素。 設兩年制文憑課程 研究由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等人負責,研究指出,本港的士業界面對多個難題,包括本地的司機大多為50至60歲,行業收入低,難吸引年輕人入行。另因法例規定的士座位數目須是5人或以下,部分車廠不再推出5人車,令車種受限等。 研究指出,的士服務需按乘客需求轉變,從服務質素、車種等方面提出建議(見表)。其中包括設立兩年制文憑課程及供實習機會,吸引年輕人入行,課程內容可括觀光、自然生態、歷史古蹟等項目,另可教導營運技巧,以助日後增加收入。 在服務模式方面,研究建議涉及可讓旅客預訂服務的「優質的士」,負責駕駛的司機須持有相關證書。研究指出,這種的士經營成本較高,建議政府可設立另一收費表。 另外,應設立投訴機制,包括成立改進的士服務議會,處理投訴及提出改善建議,經常涉不良行為的司機,需要接受強制改善措施。 吸引年輕人 業界:薪酬最關鍵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歡迎設優質的士之建議,但他認為有關服務需以僱傭形式進行,才可確保服務質素。至於增設文憑課程是否可吸引新人入行,他認為關鍵是能否增加收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