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水貨客活動猖獗觸發民怨,收緊深圳居民的「一簽多行」是打擊水貨客的建議之一。2015年4月13日,內地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宣布「一簽多行」即日起調整為「一周一行」,國務院港澳辦稱是按港府請求,緩解香港旅遊承載力的壓力。特首梁振英則說,「一周一行」是針對水貨活動,而有關政策不影響已發出的「一簽多行」簽注,故「一周一行」的成效要一段時間才會完全顯現。社會對新政策能否打擊水貨活動存疑,另外還引起不少爭議。
水貨活動
入口商品一般經由代理商向生產商入口,然後批發予本地零售商在店舖出售(即行貨)。「水貨」則是由旅客私下攜帶進口而未報關繳稅的商品。不同地區的稅項和進口安排不同,導致產品出現價格差異,「水貨客」由低價區廉價購入商品,在高價地區轉手可賺取差價;亦有人掙「水腳」(帶工費)。水貨客非香港或內地獨有,以經濟角度看,只要有利可圖,水貨貿易便會應運而生。
■評論節錄
◆1. 劉迺強及《人民日報》:
無助打擊水客活動
即使將「一簽多行」收緊為「一周一行」,水貨活動也不會停止,港人血液中有水貨「因子」,甚至會壟斷水貨市場。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
據統計,水貨客中有60%是香港人,「一周一行」不見得能徹底遏止水貨交易。 ——《人民日報》「日月談」欄目作者「楠婭」
˙解讀
保安局長黎棟國2015年3月透露港人和內地人的水貨客比例「大約一半一半」,民建聯副主席彭長緯同月受訪時更稱港人比例達七成。而「一周一行」只能限制深圳水貨客,所以被質疑不能杜絕水貨活動。
深港水貨活動的形成,客觀因素包括內地民眾收入增加、兩地匯率有差異及對內地產品的質素欠缺信心,內地人寧付更高價買香港水貨。只要內地對港貨有需求,水貨便有存在的空間。「一周一行」可減少內地職業水貨客數目,但利之所趨或吸引更多往返兩地並無次數限制的港人走水貨。新政公布當日,facebook已出現招聘港人當水貨客、聲稱日薪平均600元的信息,同日吸引逾20人留言報名,可見劉迺強說港人日後或「壟斷水貨市場」可能成真。此外,也有傳水貨集團計劃「變招」改為申請可多次往返深港的「商務」簽注。
◆2. 零售管理協會及特首梁振英:
配合其他措施方見效
旅客對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有目共睹,限制內地旅客來港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長遠而言,政府應盡快加強配套設施等方式緩解香港的壓力。「一周一行」破壞香港「好客之都」形象,更可造成漣漪效應,影響其他省市訪港人數。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
新政策生效後,仍會有不少香港市民從事水貨活動。由政務司長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會加大力度打擊涉及水貨的違法活動,又提醒從事水貨活動和準備加入水貨活動的香港居民,內地當局十分關注、並會嚴懲從事水貨活動的人士,包括香港和內地居民。 ———特首梁振英
˙解讀
「一周一行」對打擊水貨客活動的成效有多大,有待觀察。《明報》4月一篇社評認為措施能否收效,視乎是否有其他措施配合。其中,內地和香港海關嚴格執法,抽查旅客入境和出境攜帶的物品有否超越規定,是可行的「配合措施」之一。
香港是自由港,走水貨來港並不犯法(酒類、煙草、碳氫油類和甲醇除外),但帶超過一定價格的物品入境內地,不繳付相關稅款即屬違法走私,可判罰款或監禁,梁振英遂提醒港人勿做「違法活動」。根據深圳海關,內地居民不能帶總值超過5000元人民幣的物品入境,境外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則不能帶總值超過2000元人民幣的物品入境,超額部分須繳稅。
水貨客問題屬跨境議題,港深兩地政府要合作處理。本地執法方面,政府須加強打擊涉及水貨的違法活動,如加緊巡查水貨集散場地,取締違反規定規例者,以增加經營水貨成本。例如地政總署2013年基於違反地契用途而取消上水石湖墟6間水貨店的寮屋牌照。
另外有報道稱,香港海關正研究制訂類似入境處的「水貨客監察名單」(主要針對內地人),針對攜帶須報稅物品的港人和內地人,在其離港時通報內地執法。另港府亦會請求內地加強現有執法工作、加強執行和宣傳,希望對走私客起阻嚇作用。港深海關亦設有熱線電話交換情報。
入境處數字顯示,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共拒絕懷疑從事水貨活動訪客入境14,345人次;截至2015年2月底,有13,573個懷疑從事水貨活動的人被列入監察名單。根據深圳海關數據,截至2014年底粵港兩地海關展開160多次聯合行動,深方查獲走私案件6000多宗,搗破20多個「水客」集團,涉及超過3億元。
然而,2014年底深圳皇崗口岸海關人員被揭發大規模受水貨集團賄賂。2015年3月中,前深圳市委書記王榮亦承認深圳海關有「腐敗行為」。
◆3. 田北辰:
可打擊水客
相信一周一行可打擊水貨客,但長遠應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至於新措施對零售業影響,一般旅客毋須一周來港多過一次。
˙解讀
合資格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乃「自由行」(內地稱「個人遊」)政策的一部分,2009年4月起實施,持相關簽注者可於1年有效期內無限次往來香港。部分人藉此頻繁往返港深兩地走水貨。目前約160萬深圳居民持有「一簽多行」簽注。2014年有約1485萬人次經一簽多行來港,其中約459萬人次每周訪港超過一次,佔總持簽注人數約三成或內地訪港旅客總人次約一成。以上述數字為基礎,假設旅客訪港模式不變,估計「一周一行」每年可減少近460萬人次來港,故田北辰認同有助打擊水貨客。
◆4. 梁金成及毛孟靜:
見效需時不徹底
稱新措施「好過無」,但應「一刀切」要求舊簽注持有者亦要「一周一行」,又指有不少港人走水貨,兩地政府亦應有相應措施,否則未能解決水貨問題。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
同意新措施有助紓緩中港矛盾,但擔心水貨客趕於簽注未到期前瘋狂訪港,過渡期並令水貨集團有時間思考變陣,要求取消「一簽多行」。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
˙解讀
雖然「一周一行」可減少深圳居民來港次數,但社會對其成效意見不一,有意見認為未能收即時之效。新政策僅適用於2015年4月13日起申請簽注的人,目前已持「一簽多行」簽注者,在簽注過期前不受影響,意味不能即時發揮效用,這也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新政策不能「救近火」的原因,故梁金成認為應「一刀切」要新舊簽注均落實「一周一行」。
◆5. 林健鋒、旅發局、上水商店負責人:
水貨店、低檔零售業生意減
估計實施「一周一行」後,約三成涉及水貨活動的店舖會結業,短期內約二至三千人就業受影響。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
「一周一行」是兩地政府為回應水貨問題對香港市民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滋擾,及考慮到香港旅遊承載力而作出的決定。現時訪港「一簽多行」旅客中有超過九成是即日來回,故相信調整對過夜旅客數字影響不大,但對零售和飲食業的影響則可能在未來數月逐漸浮現。——旅發局
於上水專營紅酒及白酒店舖的張小姐表示,公司開業4年,專做水貨客生意,現時生意已經較高峰期下跌七至八成,若改為「一周一行」,生意只怕會更少,屆時恐怕要「執笠」。化妝品店負責人黃小姐也說,反水貨行動發生後生意已下跌五成,若再「一周一行」,擔心要結業。 ——上水商店負責人
˙解讀
數字顯示2015年復活節假期訪港內地遊客數量較去年減約兩成,業界指本港旅遊業已敲響警鐘。「一周一行」對遊客設限,有指是「趕客」,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認為或破壞香港「好客之都」形象。不過,旅發局認為新政策對訪港過夜旅客影響不大。
零售業方面,水貨客的目標多為日用品,珠寶業界也稱遊客不會日日來買金飾,故「一周一行」對高檔消費品的影響輕微,主要影響低檔零售業如化妝品店。旅遊業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認為,邊境新市鎮如上水、元朗、沙田和屯門等,店舖的零售額或會減少。北區等地近年開了不少水貨集散舖如藥房、化妝品店,一周一行令深圳客源減少,以往可聘用內地人帶貨,今後或要轉聘港人,成本增加,故有商戶擔心要結業。
水貨店結業會造成失業,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估計失業人數達3000人,則受到質疑。擁有連鎖時裝店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回應反駁,林健鋒經營玩具製造業,未掌握零售業脈搏。「一周一行」對經濟有何影響實有待觀察,熟悉行情的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業也指目前難評估影響。
◆6. 深圳居民:
對部分內地居民不便
劉太4月12日以「一簽多行」方式到上水購物,認為新安排推行倉卒,會對她十分不方便,因她每隔一兩日就來港「掃貨」,主要買日用品如尿片、奶粉等,但避答會否轉售。另一居民張先生則說對他影響不大,他平均每月只來港兩次買零食、日用品及食品,因擔憂內地食品安全。
——節自〈上水水貨倉客 恐阻白車出入〉,《明報》,2015.04.13
˙解讀
「一周一行」對目前以「一簽多行」來港從事商業活動、每日接送雙非學童的家長和保母影響較大。有關人等可申請探親、商務活動和其他特別合理理由的多次往返簽注,但手續較麻煩、門檻較高,故引起部分人微言。
《深圳特區報》4月引述深圳新聞網的一項調查,超過2200個網友中71%表示新政對自身「沒有影響」;僅12%表示「一周多次」去香港、逾80%指「遠低於一周一次」;73%直言「我不是水客」。不過,時事評論員阮紀宏撰文指出,一簽多行無疑給了深圳居民方便,今要從「已得到的好處中收回」,深圳市政府要面對內部壓力,G且水貨已形成「利益鏈」,水貨客掙的只是水腳錢,商店出售水貨,及代購的郵寄服務等都要增加成本,憐h人從中的得利將會減少。他認為由此而形成內地居民對香港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