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添馬艦政府總部由「門常開」變成築有多重圍欄,2005年設計政府總部的知名建築師嚴迅奇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說,對這個圍欄景象,包括公民廣場也建圍欄感失望,形容那是各方失去互信的象徵。他說希望圍欄不會永遠存在,又形容佔領行動啟發了他對公共空間使用的看法,相信如果連儂牆能繼續存在,會是很激勵人心的事。 行政署:建欄配合政總設施 行政署回覆本報稱,興建圍欄是為了配合改善政府總部的保安及基建設施。 設計政總「門常開」的建築師嚴迅奇在訪問中說,「當我經過佔領區走向中環,我感到擠擁減少,亦清潔得多,我想,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那麼多馬路?我們可以做什麼去游說人們減少駕車,讓這些地方可以間中讓行人使用?如果我們可以做減少馬路的實驗,不是只為了抗議,也是為了公共空間,這樣會有很正面的效果」。 指佔領啟發公共空間想像 他稱,佔領者使用空間的方法,是他未曾想像過的,亦與他對香港城市環境的遠景相符,「我一直想它需要多些公共空間,那些空間可以讓大家自發地交流不同想法,而不用事前規劃」。他提到,見到連儂牆出現是很激勵人心,希望這個自發出現的連儂牆能繼續存在,但說看來這是奢望。 對於政府興建圍欄以阻請願者,嚴迅奇感到失望,並說他不會怪責任何一方,「沒有任何一方應擔起所有怪責,這是反映了彼此的衝突與不信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