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prostate gland又稱攝護腺)是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如核桃(又稱合桃)般大小的器官,將尿液及精液排出體外的尿道穿過前列腺,而直腸則位於前列腺及膀胱的後面。位在前列腺上面的是精囊(seminal vesicle),精液中約百分之六十的成份是由精囊製造的,在前列腺的兩旁是控制勃起功能的神經線。雖然前列腺對生命並不是必須,但對繁殖功能卻是非常重要的,由前列腺產生的物質有助受孕及精子的生存和性能,例如,前列腺特異抗原(PSA)令精液稀釋、有助精子游近卵子(精子不是由前列腺、而是由睾丸製造的),從精囊及前列腺製造的其他物質(例如鋅、果糖、檸檬酸等)能給予精子游向卵子旅程所需的能量,而抗體能保護泌尿道(urinary tract又稱尿路)及精子免受細菌感染。通常前列腺是在青春期時受男性賀爾蒙睾酮(testosterone)的刺激而發育。
常見的前列腺毛病包括:(一)前列腺肥大(又稱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簡稱BPH)、(二)前列腺炎(prostitis)及(三)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前列腺疾病較常見的症狀包括:(一)尿頻、尤其是在晚間;(二)開始小便時出現困難;(三)不能忍尿;(四)尿流變得弱及慢或不順暢;(五)小便刺痛;(六)勃起功能障礙;(七)射精時有疼痛的感覺;(八)尿液或精液有血等。由於不同前列腺毛病的症狀都很相似,所以患者應盡快求診,確定所患的疾病。
前列腺炎是男性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多因細菌感染所致,既不是癌病、也不會導致前列腺癌,治療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前列腺炎屬頑症、復發的機會高、有時難於根治。
前列腺肥大非常普遍,只要活得夠長壽,每個男人都有患上前列腺肥大的風險,患上前列腺肥大的風險與年齡的增長是有直接的關係,年過五十歲的男士患上前列腺肥大的風險是百分之二十、到六十歲則是百分之六十、而到七十歲更升至百分之七十。前列腺肥大並不是前列腺癌,也不會增加患上前列腺的風險,因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前列腺癌通常在前列腺的外圍邊緣區(outer peripheral zone)發病的、並向外生長,擴散至附近的組織。而前列腺肥大通常是在環繞尿道的內圍區發病,並向內生長,壓逼尿道、令小便困難,所以前列腺肥大較多會引起難以置諸不理的症狀。前列腺癌反而可能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沒有引起症狀的前列腺肥大並不需要接受治療,不過超過四分之一患上前列腺肥大的人終要接受治療,解除因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泌尿道阻塞,多種藥物能有效醫治前列腺肥大引起的症狀。若藥物不奏效、或症狀太嚴重,患者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若已確診前列腺癌,治療的方法因人而異,取決於癌細胞的種類和等級,擴散的程度、患者的整體健康等。患者及家人應與主治醫生及醫療團隊商討,了解不同治療方法的好處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後遺症、而作出使用對患者最好方法的決定。
治療的方法包括:(一)積極檢測(active surveillance):癌細胞屬低等級(low grade)、低風險及少數量等,或患者已年老、估計壽命不長,或病人患有其他未受控制的疾病(例如嚴重的心臟病、糖尿病、血壓高等)。患者可不接受藥物、手術、電療及化療等方法,而是定期的檢查,待症狀惡化或癌細胞持續生長時才接受治療;(二)手術治療(前列腺切除手術);(三)電療;(四)化療;(五)賀爾蒙治療等。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與年齡有直接的關係,少於五十歲的人很少患上前列腺癌,年過五十歲後風險會增加。而大部份被診斷患上前列腺癌的病人都是年過六十五歲的,非洲裔屬最高危的民族,通常他們較年輕就患上前列腺癌、而癌細胞都屬較高等級及於較早期便已擴散,而亞裔男士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就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