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佔領運動持續個多月以來,社會出現支持或反對兩大陣營,雙方摩擦不斷,加上暴力事件頻繁,明愛向晴熱線自9月28日起至前日,收到289宗和佔領有關的求助電話,致電者中以反佔領者較多,佔41.4%,支持佔領者則佔24.3%。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表示,佔領運動較以往天災複雜,對社會撕裂感憂慮,但「事件完結後,生活仍要繼續」,希望減輕佔領對人際關係和社會的影響。 向晴軒昨公布有關佔領事件以來的求助個案情G。郭志英說,致電者中有56.8%屬36至50歲,24%屬19至35歲。郭說,36至50歲較多來電可能和其社交圈子較大、已成為家長有關,至於70、80及90後直接參與佔領,亦容易憂慮和關注事件。 兩個案曾有傷害佔領者念頭 郭說,致電者中有44%因生活受影響或經濟損失求助,最嚴重的兩個個案更曾分別有用利器及燃燒彈傷害佔領者的想法。她說,這些個案本身有家庭,工作累積不快感,佔領誘發他們的憤怒而產生傷害他人的想法,經輔導後有關想法已消失。她以保護私隱為由,未有透露個案詳情。 反佔母阻撐佔兒出門損關係 另外,有29%來電者因家人立場不同而有衝突,有反佔領的母親多次游說支持佔領的兒子不果,有天嘗試阻擋兒子出門上班,但兒子強行離開,雙方關係更差,後來母親致電熱線分享,危機處理員為她解釋雙方分歧所在,暫時解決紛爭。 負責接聽熱線的危機工作員區嘉誠說,致電者中反對佔領者較多,佔41.4%,支持佔領者則佔24.3%,34.3%中立或沒有既定立場。該會分析,反對佔領者致電個案較多,和他們對佔領引起的不便感到憤怒有關,渴望宣泄情緒。區關注「中立者」站在支持和反對者中間,成為兩方攻擊對象,需要因此沉默不作聲,感到相當委屈。 社工關注「中立者」沉默委屈 約九成半來電者的問題能在一至兩次電話輔導中解決,只有其中一至兩人需轉介至精神健康社區中心。向晴軒因應佔領運動對市民身體、精神情緒的影響,增設「雲上彩虹治療小組」,以小組治療穩定參加者情緒,有需要者可致電向晴熱線18288求助及報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