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罐頭吞拿魚是不少學童午餐的主要食材,但最新研究發現,兒童只要每星期吃兩次中等分量的長鰭吞拿魚(albacore tuna) 或白吞拿魚(whitetuna),他們吸收到的水銀分量,已經超出現時美國聯邦建議分量的六倍。關注組織Mercury Policy Project呼籲所有學童避免進食罐頭吞拿魚,若兒童的體重低於五十五磅,每月只宜吃一次罐頭吞拿魚;體重超過五十五磅以上的兒童,則每月可吃兩次。 水銀為神經毒素,而罐頭吞拿魚較為便宜,容易成為日常膳食的選擇。2004年,美國食品及藥物安全管理局(FDA)及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等組織已經建議孕婦、正在授乳的婦女,以及預備懷孕的女士和幼童,要限制每星期進食少於六安士的罐頭吞拿魚;至於白吞拿魚通常以正鰹吞拿魚(shipjack tuna)製成,此品種的水銀含量相對較低,故此每周食用量可增至十二安士。 但在今次的研究中,關注組織發現,罐頭長鰭吞拿魚的水銀含量原來較FDA的數字為高,故此現時的建議食量,仍是太過寬鬆。研究報告指,他們在十一個罐頭長鰭吞拿魚的樣本中,發現水銀含量為每一克魚肉含0.56克水銀,較FDA本年公布數字0.35克為高;至於水浸吞拿魚樣本驗出的水銀含量,則與FDA的數字相若。 關注組織呼籲家長替學童選擇餐單時,要加入其他魚類,減少食用吞拿魚,避免孩子神經系統受損。另外,不同產地魚類的水銀含量差異頗大,報告建議避免選購出產自厄瓜多爾及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吞拿魚,宜選擇美國及亞洲出產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