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珠穆朗瑪峰雪崩令本港教師曾燕紅的登峰之旅添變數,但曾老師前晚報訊稱,已登上過逾6000米的雪地,正與當地嚮導找前進路線,很大機會繼續登山。她又分享了在雪地中參與「打邊爐」、8天沒洗頭,及每天走得累透仍樂觀面對的攀山點滴,令網民感動,還有不少人為她打氣,祝願她保重並再闖高峰。
曾老師前晚透過短訊聯絡在港為她發布消息的舊生梁小姐,稱大隊之前曾登上逾6000米雪地,前天下午再抵達5300多米的珠峰大本營(登山者要上落不同高度適應環境)。
續登峰機會大 研路線需一周
外電報道曾指全數雪巴人嚮導在雪崩後決定「停工」,令登山者被迫放棄旅程,但曾老師指出,事實上仍有很多登山隊留在珠峰大本營,正跟當地政府和雪巴人嚮導研究登山可行路線,只要找到,攀越6000米以上的路段就非常安全,「雪崩之後,登峰的危險反比之前低,因為最危險的冰塊已掉了下來」,她稱有很大機會繼續登峰,又盛讚雪巴人嚮導很厲害。
尋找登峰路線約需一周,曾老師說,其間會留在大本營進行攀冰訓練,最後能否攻頂,則視乎個人體格和天氣,「哈哈!說真的,我不太介意是否能攻頂,最重要是我盡了全力」。
日走10公里 「累極但開心」
據隨隊的《烏魯木齊晚報》記者報道,該隊每天走約10公里,曾老師說,每天走完後都極度疲累,但非常放鬆,「隊友們全身散晒,但又非常開心可以完成路程」,她稱,希望梁小姐亦可親眼看那醉人的大自然風景。
在雪山上,曾老師要不停走動以保暖和適應高度,但她感覺很好;晚上他們放牀墊睡在冰雪表面,非常冷。按計劃他們須在晚上10時睡覺、早上6時半起牀,但沒隊員可完全照做,「在這樣的高度,頭痛、睡不着和變遲鈍是輕微的高山反應」,她笑言,較早前想致電梁小姐時也想不起其電話號碼,但她沒患高山症,很少在晚上醒來,至今亦沒試過頭痛,只是隨隊記者天天嘔吐,且裝備不足,隊員都借裝備給他。
8天沒洗頭 打邊爐只吃飯
前晚隊員在雪山上「打邊爐」,但湯底很辣,曾老師笑言自己只能吃白飯,但該隊廚師突然「變」了個蛋糕出來,令她十分驚訝。她又透露,由徒步登山開始,已8天沒洗頭,前晚終可洗澡和洗頭。雖然挑戰多多,但曾老師沒忘記梁小姐7天前說過頭痛,又稱會記住她的電話:「當我成功攻頂的一刻,就可以打電話給妳!」
明報記者 蔡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