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南丫海難事故19名家屬昨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前中)陪同下見記者,對於運房局的內部調查報告只公布摘要,家屬古太(前左)說「對港府好失望,39條人命,草草幾十張紙(交代),做法好可怕,令人失望」。(鄧宗弘攝)
放大
 
曾說調查報告「不可能不公開」的運房局長張炳良,昨稱因家屬要「尋真相、討公道」,為避免公開報告影響刑事調查,「不得不作取捨」。他說,作為局長在處理整個內部調查是「於心無愧」,但對海難本身到今天仍是難過。(鄧宗弘攝)
放大
 
南丫海難事故的家屬陳女士(右)說,完全感覺不到報告結果有考慮家屬感受,與港府會晤中,最少六大問題,如公務員內部聆訊何時完結等,運房局長張炳良及一眾官員均以「唔知道」作答。(劉焌陶攝)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港府調查無權召人取文件
李源潮首抨佔中「違法礙普選」
中央拒此刻就政改方案表態
程翔﹕邀港媒顯「重視」 中央打定預防針
果店被揭售冒牌新奇士橙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家屬轟海難調查交白卷
39死僅公布41頁摘要 未披露誰犯錯

【明報專訊】前年國慶夜的南丫海難導致39人罹難,同時亦揭發了海事處審批驗船涉嫌粗疏。運房局昨晚公布對海事處的調查結果,曾說過「不可能不公開」調查報告的局長張炳良,昨晚則稱要考慮刑事程序,「不得不作取捨」,自言「於心無愧」;歷時10個月的調查,寫成的430頁報告沒有公布,最終僅公布41頁摘要,只提及13名在職、4名退休人員行為不當,當中7人面臨譴責至革職程度處分,既無交代涉事人的職級、錯處或有多少人涉及刑事調查,亦拒絕透露時任海事處長廖漢波需否對事件承責。

「考慮刑事程序」 只公布摘要

死難者家屬昨晚聽取張炳良及官員交代調查後會見記者,海難中失去兒子的古太表示「很不開心」,對港府好失望,「39條人命,草草幾十張紙(摘要交代)」。她批評調查工作等同「交白卷」,說雖曾預料報告會隱藏涉事人名字,但沒有想過結果是「什麼都無交代」,既沒有披露是誰犯事、也無提及所犯錯處。她說會「爭取到底」,認為政府的處理手法「好可怕」,為法治蒙上污點。在場不少家屬都對報告只公布摘要感「失望」。

去年5月,高院上訴庭法官倫明高率領的海難調查委員會,發表238頁長的報告,狠批海事處審批驗船粗疏,必須改善「承擔責任的態度」。運房局去年6月底成立由局方常任秘書長黎以德率領的6人小組,針對海事處內部展開調查,歷時10個月,昨晚公布調查結果。

報告430頁 17人行為不當

內部調查報告有430頁、共分7章,另有399份附錄,部分調查內容涉及刑事,已交警方跟進。當局認為事件牽涉刑事調查,擔心公布有關資料,會令部分人「修改或揑造」證據,最終沒有公布報告,只發出41頁摘要,當中23頁是詳述「南丫四號」1994年建造至今的審批驗船程序。

摘要顯示,小組曾向52名海事處人員做問卷及會面調查,發現有17人在「南丫四號」驗船及建成期間行為不當,建議對13名人員包括兩名首長級人員採取紀律行動,當中7人面臨譴責至革職程度處分、6人則予以警告。另有4名撞船時已退休的人員,「縱有理由仍無法採取行動」。摘要無交代涉及人事資料、職級或所犯錯處及具體會遭受的懲處。

運房局長張炳良昨晚在記者會上說,小組職責是要調查是否有缺失,職權範圍不包括確立人員的行為與「南丫四號」沉沒造成傷亡的因果關係,亦沒有權力決定海事處或其人員於事故中的刑事及民事責任,這應由法庭裁決。

張炳良:於心無愧

記者多番追問前海事處長廖漢波需否負責,張炳良兩次說「客觀現實是廖漢波只是退休前休假,仍然在職」,但未有透露廖是否在13人名單內。至於退休前休假的官員會是如何受懲,他表示不予評論,也不透露行為不當的17人是否全部轉介刑事跟進。

張炳良表示「於心無愧」,認為是衡量家屬要「討公道」的心情,不希望影響刑事程序,「不得不作如此取捨」(不公開完整報告),以免「功敗垂成」,他對事故至今仍感難過。至於刑事調查後會否再公開報告,他未有正面回應。政府消息說,是次報告只是整個調查的中段,死者家屬希望將涉事者繩之於法,若現階段披露完整報告,令涉事者逃過法律責任,反未能滿足家屬要求。

家屬明約見張 或求見袁國強

協助家屬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當局最少應讓家屬知道該17名海事處人員到底犯了哪些錯,拒絕公開報告對家屬及社會都不公道。他批評政府以「似是而非的原因」解釋,包括稱公開報告內容或令涉事人員「夾口供」的說法荒謬,「只可欺騙3歲小孩」。家屬明天將再約見張炳良,不排除要求與律政司長袁國強會面。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今日相關新聞
家屬轟海難調查交白卷
報告轟海事處5問題 「無收下屬報告當無問題」
海泰號易名改走坪洲線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