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勞顧會昨日通過政府建議縮短公營及港鐵工程的輸入外勞申請,將26項缺人工種的工資水平審核轉交由發展局領導、港鐵參與的專責小組處理,令審批前期工作縮減1.5個月至半年完成。勞方委員梁籌庭稱,會議確定了勞顧會擁有最終審批權,僱主在本地先招聘本地工人時,提供的待遇亦由工資中位數提升至市場薪酬,專責小組另有工會代表列席,故同意通過今次建議。
審批前程序交發展局
對於勞工處的角色會否被發展局「架空」,新任勞工處長唐智強昨日強調「絕對沒有」,只是處方並非建築界的相關專業部門,相信政策局較掌握公營工程的人力需求,他重申輸入外勞時仍會沿用現行機制。
根據現時的輸入外勞機制,僱主須向勞工處的「補充勞工計劃」申請,由勞工處審視呈交資料,及向統計處取得相關工種工資及人手等數據。申請獲初步接納後,僱主須以申請工種的工資中位數,在本地展開4周的公開招聘,嘗試優先聘本地工,最後交勞顧會審批申請。
縮1.5月 前期工作半年
新流程下,政府針對公營及港鐵工程,加入一個由發展局領導,有房委會、工會、商會等成員的「短期勞動力供應專責小組」,檢視承建商輸入外勞的申請是否符合名單所列的26項工種及工資水平;若涉及港鐵的申請,會交由轄下一個由路政署及港鐵公司負責的「審視委員會」處理,又會定期檢視工種名單「或加或減」,冀將所涉的前期工作由7.5個月縮減至6個月完成。
勞顧會昨開會近3小時,勞方委員梁籌庭形容氣氛平和,會議確定了勞顧會擁有最終審批權,加上公開招聘的待遇由工資中位數提升至市場薪酬,遂同意通過建議。他說,由於專責小組有工會代表,若發現工會不同意審核結果,也會要求小組交代,並建議成立就業中心予相關工種工人登記,以便轉介予申請外勞的僱主。
申請前招聘 薪金增至市價
資方委員劉展灝則說,今次通過建議雖縮短了前期審核程序,但對放寬輸入外勞的情G未有太大突破。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會後稱,「審視委員會」的審視二字可能「改錯」,令外界誤以為小組有審批權,會重新改名,又強調不存在任何機構統一申請外勞的情G,承建商須逐一向勞工處申請輸入外勞。
資方:對放寬輸外勞無突破
職工盟在會前到勞工處門外示威,不滿政府放寬輸入外勞,總幹事蒙兆達認為,專責小組有港鐵等持份者參與,質疑小組的中立性,擔心勞顧會將變成橡皮圖章,不滿勞方委員通過建議。
根據政府早前委託建造業議會製訂一份「建造業人力短缺清單」,列出26項土木及機電工程的短缺工種,包括紮鐵、模板、水喉及升降機技工等21個工種,及來自港鐵的隧道工、鋪軌工及爆石工等5個工種,清單有列明1至3年的所需年資,月薪由2.2萬至5.4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