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友社調查發現,分別有18%及25%文憑試考生考慮內地和台灣升學,但分別有約半數人不了解兩地大學質素,至於不考慮到有關地方升學的考生,則主要擔心學歷不受認可。升學專家指出,來港免試招生的內地大學均屬優秀院校,中港專業互認亦逐步加強,但在內地修讀醫護、藥劑等科目,仍較難在港考取專業資格,港生可考慮畢業後在內地執業;赴台升學則宜選公立大學。
學友社訪問逾360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當中18%考慮到內地升學、25%考慮往台灣,主要因為兩地大學收生要求較低、學費較便宜;其餘考生不考慮赴兩地升學,主要擔心升學或就業時學歷不受認可,或大學質素欠佳。調查亦反映,有約半數至七成港生不了解內地和台灣大學的收生要求、選科策略、報讀方法等。
25%擬到台升學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提醒考生,應考慮自身興趣、能力、學科認受性及前景等才選報大學,切忌單憑印象選校;他又建議內地和台灣當局統整各報名途徑及強化課程資訊平台,助港生掌握相關資訊。
校長:免試招生內地校多優質
香島專科學校校長羅永祥指出,來港免試招生的75間內地高校都屬優質大學,絕大部分港生畢業後,資歷都獲本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但考生若要修讀專業學科,宜向業界組織了解資歷認可。他說,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已認可逾30間內地大學的中醫課程,學生畢業後不難通過本港執業試;內地49間大學的建築課程亦已獲香港建築師學會、歐盟、英澳等認可;會計科專業試的互認則「做了一半」。
但他同時指出,內地醫科(西醫)、護士和藥劑課程與本港專業資歷銜接仍未算佳,畢業生可考慮在內地就業;兩地法律課程亦難互認,但他認為,隨着商界對內地法律服務需求日增,畢業生仍有前境。
羅又提醒,內地大學心理學、經濟及金融課程對學生數理科要求較高,過往有港生因應付不來要轉系,港生要有一定水平,如文憑試數學科達4級才宜選報。
至於台灣大學,羅永祥指出,公立大學質素一般有保障,但報讀較年輕及規模小的私校則要慬慎。
學友社印製了5萬本《大中華升學指南2014》,列載內地、台灣及澳門升學形勢及方法,免費派發予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