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3年中文卷二其中一道題目要求考生記敘曾參與一次活動的經歷,從中明白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一次活動」範圍甚廣,若記敘「一件事」,內容可以是自身經歷,或發生於他人身上的事;記敘「一次經歷」,則需是自己親身經歷或參與過的活動;記敘「一次活動」,則要留意並非所有經歷也算是活動。大家能從下列兩個寫作大綱,分析出文章屬哪類題目?
◆大綱一:
第一段:班堮薵^沉重,大家緊盯茼悎v深鎖的眉頭。
第二段:老師輕嘆,道出調查結果,原來破壞壁報的人是平日內斂的林小欣。
第三段:大家向林小欣投以驚訝的目光,她站起來,慚愧地說破壞壁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注意。她鞠躬道歉,可惜未能平息各人怒氣。
第四段:此後大家不理睬林小欣,有同學把其書本、物品扔進垃圾桶;小息時藉機把她鎖在班房;又在別的老師面前諷刺她。林小欣默默承受,向同學逐一寫道歉字條,仍不獲接受。
第五段:只得張有容願意幫助林小欣,為她拾起被扔進垃圾桶的物品,又勸喻同學不要太過分。部分同學不悅,認為有容幫助「罪犯」。
第六段:我勸有容不要再幫林小欣,否則會被連累。有容卻淡然一笑,問我:「你曾經犯過錯嗎?」
第七段:我思索良久,我曾經犯過錯嗎?犯錯時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原諒,難道林小欣真的罪無可恕?她不配得到原諒?師長告訴我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她已真心道歉,為何這次原諒卻變成一件困難的事?
第八段:下課後同學又再欺負林小欣,不過這次除了有容,還有我為她拾起書本。
上述內容,能符合以下題目:
1. 試記敘一件事,而這事令你明白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2. 試記敘一次經歷,令你明白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但卻不是「一次活動」。
◆大綱二:
第一段:我回校準備出發參觀懲教署,探訪罪犯。
第二段:參觀前我認為罪犯曾作奸犯科,破壞社會秩序,活該失去自由。
第三段:到達懲教署,操場上有男囚犯在打籃球;在飯堂,囚犯安靜有秩序地排隊取飯;工作室堙A囚犯在懲教員監督下工作。
第四段:圖書館埵陪茼~輕囚犯坐在角落位置,一言不發地溫習,桌上堆滿公開試練習、參考書等。
第五段:懲教員解釋,那年輕囚犯出身自單親家庭,誤交損友犯下盜竊被捕。本來認為人生再沒希望,但在社工勸說下,他重拾對生命的熱誠,努力修讀公開試課程,希望考進大學過新生活。
第六段:我來自小康之家,有父母疼愛,從未體會過其他境G比自己差的人的生活。「事出必有因」,每個人做任何事,或都有個身不由己的理由。最重要是知錯能改,再善用自己的能力,造福社會。
第七段:我走出懲教署,看蚋聾恁A看見弧線清晰分明的飛機雲,彷彿告訴我剛才那個年輕囚犯終於找到合適的航道。
這篇文章則符合以下其中一個題目:
1. 試記敘一件事,而這件事令你明白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2. 試記敘一次經歷,令你明白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3. 你曾參與一次活動,當中的經歷令你明白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文﹕林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