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42年的香港,正處日佔淪陷時期,橫街窄巷充斥煙窟及拐賣等勾當,年僅11歲的「蝦仔」陳玉光就在這年,被拐賣至內地江西。離港七十載,當年的「蝦仔」轉眼變成年屆八旬的白髮翁,卻仍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記得幼時居於中環同文街27號、常與兩弟到中環街市玩耍。「蝦仔」重回香港,舊地重遊驚覺人面全非、同文街只拆剩百米,但他仍盼望有生之年可尋回兩弟,與「豬仔」、「B仔」重聚。 尋兩親弟「豬仔」「B仔」 82歲的陳玉光,於內地改名換姓鄭周幹,昨由二兒子鄭新堅陪同來港,是被拐賣後首次重返這片出生地。協助陳伯尋親的公民黨議員陳家洛表示,曾去信入境處尋人,但處方以私隱為由拒絕提供相關資料,但知悉紅十字會已開立檔案跟進,另因陳伯及其弟都出生於上環的東華醫院,遂會與院方聯絡以取得更多線索。 當時居同文街伯父家 踏入耄耋之年,陳伯仍然精靈活潑,即使是經歷近9小時車程、由江西長途跋涉來港,都是精神抖擻,只因早年意外腳傷才要以輪椅代步。陳伯憶述在1942年前,父親陳元記本為一名木匠,卻因日佔淪陷而失業,加上母親早年離世,便與二弟陳玉輝(豬仔)、幼弟陳玉炳(B仔)由租庇利街,搬往同文街27號2樓一單位與伯父陳生記同住。 由於家境貧困,陳伯當年讀過附近一所「中山小學」的一年級即輟學,之後為伯父在利源東街賣鴉片,亦在舊稱「兵頭花園」(現動植物公園)附近船塢任童工,每日掙取5毫及糧票,換來兩餐果腹。 兩童誘至西營盤玩 就此被拐 陳伯續說,年幼時唯一玩樂就是與豬仔、B仔到中環街市「打石仔」,閒時亦會到興隆街口的水果檔,找綽號「蘇蝦」(原名黃國民)的玩伴耍樂。豈料在1942年某日,年僅11歲的陳玉光如常外出玩耍,卻改變了其一生命運﹕「當時有兩個細路叫我同佢]玩,跟住就釦琤h西營盤,上鰶‵帤N出唔番薄v,自此輾轉被賣到內地江西,由養父母撫養成人。 曾兩次為父來港的鄭新堅說,當年老父在內地經歷內戰及文革,忙於生計難以尋親,今次希望能在老父有生之年,助其完成團聚心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