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房屋政策與樓價起伏 香港可謂「樓價比天高」,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樓價比天高》探討了香港樓價高企的因由,為教學提供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聯合聲明》限批地 回歸前樓價C 1985年生效的《中英聯合聲明》規定,1997年6月30日前除批給房委會興建公營房屋的土地以外,港府每年批出的土地不能多於50公頃。此外,《聯合聲明》亦確定港英政府可續期和新批的土地契約會跨越1997年,但租期最多可延續至2047年6月30日,毋須補地價。土地供應受限制,令香港樓價此後急速上升。另一方面,當時香港回歸在即,港府再沒有大量興建公屋的計劃。有數據顯示,香港樓市的平均價格在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間上升了68%。 「八萬五」後回落 「勾地」樓價再升 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1997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八萬五」房屋政策,加上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令香港宏觀經濟處於低迷,結果之後數年香港樓價大幅回落。在2002年,政府決定停止定期賣地,改為實行由發展商「勾地」的政策,結果又造成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樓價再次C升。 近年香港頻頻出現「地王」,土地成交價格不斷上升,呎價甚至比現有周邊已建成的樓宇呎價還要昂貴,出現了「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港人清楚知道「地貴樓貴」這個道理,只是希望做業主或以樓宇炒賣大舉獲利的大有人在,令樓價進一步被炒高。到了2013年2月,特區政府才宣布取消勾地制度,收回賣地主導權,期望透過增加土地供應,為熾熱的樓市降溫。 文﹕福建中學(小西灣)通識科主任 李偉雄 ◆節目﹕《鏗鏘集:樓價比天高》 播出日期﹕2010.10.25 製作﹕香港電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