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4年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北京市郊懷柔的雁棲湖舉辦,北京市政府外事辦主任趙會民稱,會議期間將會採取關閉重污染企業等八大措施,改善空氣質量。比如控制人口、車輛,提高汽車排放標準等。他明言希望北京市民配合政府做好清潔空氣工作,強調中國人烹飪亦對PM2.5(空氣中懸浮微粒)貢獻不小。 對此,有微博評論稱,「這是要全民吃涼拌黃瓜來配合?」更有網友調侃,「建議買灶具採取搖號的方式,做飯要以身分證第二位採取單雙號限制。 」還有網友認為,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北京再度遭遇霧霾侵襲,機動車在此次天時地利的「實驗」中「剛剛洗脫嫌疑」,此觀點是將烹飪當作「替罪羊」。 其實,烹飪對霧霾貢獻率不小並非空穴來風,早在去年夏天,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之「大氣灰霾溯源」項目組報告執筆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就曾發布其研究成果,他認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來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禍首是供暖燃煤產生的污染氣體,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樣,烹飪源的影響比冬季更大,「這是不可忽視的」。王躍思認為,在夏季北京城區PM2.5污染源中,烹飪源能佔到15%至20%左右,汽車和相關產業佔到40%至50%,外地污染傳輸佔30%,揚塵佔的比例少於10%。 王躍思同時提出治理對策,他認為,「烹飪源的控制只要加強監管就行」,如對居民油煙排放進行集中管理,對餐館油煙過濾系統加強制度化監管,可減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並不涉及市民減少烹飪行為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