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西方攻敘一拖再拖,跟民意阻力有莫大關係。英美法主流民意至今仍反對動武,奧巴馬亦承認未能取得大部分民眾支持,連妻子米歇爾亦未能說服。經過阿富汗及伊拉克戰事泥沼,加上2003年攻伊情報失誤,奧巴馬政府盡九牛二虎之力仍未能說服國民。明報記者 親睹攻伊泥沼 堅決反戰 皮尤本月4日至8日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有63%美國受訪者反對動武,比8月29日至9月1日調查結果上升15個百分點。民意亦令美國國會議員對是否支持動武猶豫。這一態度跟過住大相逕庭。路透社稱,YouGov民調數據顯示,美國在1980年代至90年代軍事干預巴拿馬、索馬里、海地、巴爾幹半島等地,都得到民意支持;就算2001年軍事介入阿富汗初期亦有民意支持。 今次民意出現逆轉,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軍事行動大致成功,但2001年對阿富汗、2003年對伊拉克及2011年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成敗引起巨大爭議。美軍在阿富汗與伊拉克陷入戰爭泥沼,更令民眾滋生厭戰情緒。 民眾厭戰反映在對所謂化武證據與專家意見的麻木。自8月敘利亞發生懷疑化武襲擊以來,受害者影像傳遍全球,一些專家附和華府主張,聲言有限度攻擊敘利亞是阻止巴沙爾政權用化武唯一途徑。然而皮尤8月底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表示信巴沙爾確用了化武,但同時質疑美國介入是否能阻止他再用化武,有75%更認為美國介入只會加速中東局勢惡化。 逾七成人憂美「愈幫愈忙」 民情對政府不信任,與2003年攻伊的情報失誤也有很大關係。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尋求國會授權軍事介入跌了一跤,英國民眾擔心再「受騙」陷入戰爭困境是一大主因。英國國會順意民意否決動武議案,令奧巴馬失去最重要盟友,被迫尋求美國國會支持其「有限度」攻擊計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