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細讀:打掃生命的灰塵——瑞蒙·卡佛〈收藏家〉
【明報專訊】2025年文憑試中文卷一白話文第一篇〈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談及閱讀文學的意義,
文中引用5位作家看文學的目光,包括本欄曾導讀的卡夫卡、馬奎斯,我覺得奇妙的是,閱讀小說應該是讀者理解作者,但根據我的經驗,讀者最終會得到被理解的安慰。
而更妙的是,愈是曲折隱晦的小說,得到的安慰力量會更大。
是誰擁有這厚實的肩膀給我們讀者依靠?
當中要數的就是「失望、頹喪的王者」(我取的綽號)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了。
今期介紹一篇玄機很多的短篇〈收藏家〉(Collectors),不到十頁篇幅,
卡佛要探索的是那種內心最深處的孤寂感,回顧生命,到底你我是收藏家、收納師,抑或是追數人?
文: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中文科教師 雷國威
圖:Andreus@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