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白皮書建言國企活化舊物業
【明報專訊】隨茷陞奏o展、產業變化及經濟中心的轉移,舊城區的商業物業面對「年華老去」,價值下降,這類資產不乏由國企持有。為協助非以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國企盤活這些低效、無效資產(簡稱「兩資」),仲量聯行與廣州交易集團轄下大灣區特殊資產賦能服務平台共同撰寫《革故謀新:打造廣州特殊資產管理新模式——國有不動產篇》白皮書。
倡設「兩資」預警機制
白皮書統計廣州市13間非地產主業國企及其子公司公開披露的195個商業物業,合計建築面積約537.5萬平方米。結果顯示這些物業有樓齡較老、類型單一、位於老城區及面積較小4個主要問題。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指出,非地產專業的國企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承接大量不動產,由於不動產營運非這些國企所長,加上部分物業存在營運成本較高等因素,比盤活一般存量物業有更大難度。
白皮書建議,國企可以物業項目淨現金流、利潤及投資收益率為指標,設立「兩資」預警機制,以掌握物業經營現狀,評估風險。對於可以盤活的資產制定解決方案,例如因應最新政策、市場情G、新興產業、消費特徵等,透過降本增效、改變物業用途等方式重新提升資產價值,從而化解國企「兩資」問題,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