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機場三跑系統啟用
【明報專訊】為鞏固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以及應付長遠交通需求,歷時8年、斥資1415億元興建的香港國際機場三跑系統2024年11月28日啟用。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林天福稱,三跑系統是香港史上最大規模基建,運用了9000萬立方米填料,可填滿36,000個奧運標準泳池。
T2料明年底啟用
三跑系統項目主要包括興建第三跑道及重新配置中跑道、擴建二號客運大樓(T2),以及興建新旅客捷運系統和高速行李處理系統。至於T2因機場客運量未恢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機管局選擇2025年底才啟用。跑道分工方面,北跑道用作飛機降落,中跑道用作飛機起飛,南跑道採取混合升降模式,主要考慮大部分貨物來自南邊,貨機毋須飛太遠才降落。
按民航處資料顯示,三跑系統運作後,跑道最高容量可由兩跑時期的每小時69班即時提升至72班,至2025年更可達73班。根據機管局2011年聘請的顧問研究,三跑系統的最理想目標為每小時102班,但能否達至目標有待觀察,因香港機場的航空公司數量和飛機升降次數,皆未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水平。有機管局董事不諱言,現時客量未如當年規劃般樂觀,三跑啟用首兩年或虧蝕,局方需設法控制營運成本,壓縮負現金流。
大灣區5機場擴建
現時珠三角空域資源緊張,大灣區內機場亦不斷擴展,廣州白雲機場第四、第五跑道預計2025年啟用;深圳寶安機場第三跑道2026年初啟用;珠海金灣機場正規劃第二跑道。被稱為深圳「第二機場」的惠州平潭機場亦規劃第二跑道,預計為寶安機場分擔國內航線,助其多飛國際線。另佛山高明亦正規劃「珠三角樞紐機場」。
據《明報》2024年6月時的統計,若單計海外航點數量,香港機場有超過100個,廣州白雲機場約90個,深圳機場超過40個,但過去一年廣、深新增國際航點中,有最少10個是香港沒有直航,例如深圳至墨西哥直航。
料2035年三跑客量1.2億 不憂供過於求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回應稱,本港機場不僅服務香港,更是服務整個灣區。他認為客運量到2035年能恢復三跑原先設計約1.2億人次,不擔心供過於求;局方已配合政府,對外爭取引入更多航點、航線等。他重申三跑有其必要,啟用後能增加更多早晚、黃金時段航班。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袁志樂建議大灣區設機構統一管理整個珠三角空域,減少合作之間產生的問題,提升效率。
■休刊小啟
《智學公民》聖誕及新年假期停刊,2025年1月6日復刊。祝新年快樂!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