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行GBA:探嶺南畫派濫觴
【明報專訊】今年9月開幕的廣州嶺南書院.隔山書院,是廣州新設的嶺南文化地標。隔山書院被納入2024年廣州市政府重點工作、全市宣傳文化系統重點項目,內設隔山講堂、嶺南擷珍美術館和十香園紀念館,其中隔山講堂藏書逾3000冊,不乏罕見的善本、珍本。十香園紀念館則是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可在園林景色了解嶺南畫派的發源。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隔山書院由十香園改建而來,十香園是晚清著名花鳥畫家居巢、居廉兄弟居所,1864年始建,據說由於園中種有素馨、瑞香、夜來香、鷹爪、茉莉、夜合、珠蘭、魚子蘭、白蘭、含笑10種花木,故名十香園。居氏兄弟在此定居並開館收徒,培養大批繪畫人才,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都是其門生,因此十香園亦獲譽「嶺南畫派搖籃」。
隔山書院名字的由來,除了書院位於隔山社區,亦因居廉雅號「隔山先生」,因此「隔山」寓意嶺南畫派淵源。隔山講堂既是活動室,亦是藏書閣,收藏中華傳統經典、廣州文獻叢書《廣州大典》、兒童科普、嶺南畫派等書籍逾3000冊,不乏罕見珍品、善本,如清兩廣節署刊、傅增湘舊藏《紀評蘇詩》、清乾隆版《白沙先生全集》、清刻本《學海堂集》等。
十香園紀念館現存今夕庵、紫梨花館、嘯月琴館3座建築。嘯月琴館以居廉所藏古琴「嘯月琴」命名,是居廉的住所和畫室;往西是今夕庵,曾是居巢的畫室、會客室及日常生活起居室,居巢去世後成為居廉供佛誦經之處。今夕庵對面為紫梨花館,居廉在此授徒作畫,改建後以石雕還原當時教畫情景,並設有文字及圖畫介紹。
紀念館還樹立多尊嶺南畫派畫家銅像,包括關山月、蘇臥農等,載有生平簡介;園內有10種花木的陶板,介紹十香園從何得名。園中還有一口古泉井,據指在十香園建成時已存在,為居巢、居廉及其弟子後人提供生活用水。
嶺南擷珍美術館則會舉行各種藝術展覽活動,如「嶺南擷珍.十香園紀念館館藏國畫作品展」、「嶺南扇藝.嶺南扇面書畫藝術邀請展」等,目前正展出「嶺南華彩—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79.83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