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Omicron殺入加國 現51宗病例更具傳染性

[2022.01.27] 發表
新變種病毒Omicron BA.2已最少確診51例。(加新社)

【明報專訊】被稱為「Omicron妹妹」的新變種病毒Omicron BA.2,已在加拿大出現,病例51宗,均屬輸入個案。

這種新的病毒被稱為隱形Omicron,因為它的基因組成,使其在核酸檢測中更難追蹤。根據丹麥和挪威的情況,此病毒更具傳染性,但並不引致嚴重的症狀。

核酸檢測中更難追蹤

科學家正在密切關注這種Omicron的子變種在一些國家迅速傳播的情況。

Omicron的BA.2子變種,於去年11月首次被發現,上周五被英國衛生安全局 (UKHSA)指定為正在調查的變種。

目前已有47個國家報告了一萬多宗與之相關的病例。加拿大公眾衛生局(PHAC)周二證實,到目前為止,加拿大已發現51例BA.2子變種病例,主要來自國際旅行者。

卑詩大學傳染病專家Horacio Bach博士說:「新冠病毒現在在全球範圍內繁殖得如此之多,以至於已經出現一種與Omicron變種有關的新的子變種。」

Omicron變種病毒有4個子譜系,分別是BA.1、BA1.1、BA.2和BA.3。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迄今為止BA.1佔全球Omicron病例的絕大部分。

滿地可大學病毒學家Levon Abrahamyan表示,所有的病毒都會發生變異,其起源雖然相同,但產生的亞變種與原始變種會有不同的基因組成。這是迄今為止對BA.2子變種的了解。

UKHSA表示,早期分析表明,與BA1相比,BA.2的增長率更高。在丹麥,BA.2的病例迅速上升,佔該國所有Omicron病例的近一半(45%)。

挪威也出現了同樣情況,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認為BA.2比BA.1更具傳染性,似乎已經接管了BA.1,但具體傳染能力強多少還尚待研究。

世衛組織表示,對BA.2特徵的調查,包括免疫逃逸特性和毒性,應獨立於BA.1優先考慮。

科學家面臨的更大難題,是BA.2被一些科學家稱為隱形Omicron病毒,因為它的基因組成,使其在核酸檢測中更難追蹤。

但隨着愈來愈多的病例被發現,BA.2似乎並不比BA.1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但UKHSA的疫情主管Meera Chand博士表示,目前數據有限。

丹麥Statens Serum Instiut的初步分析顯示,與BA.1相比,BA.2的住院率沒有差異。愈來愈多的研究表明,疫苗可以抵抗Omicron病毒,至少對於注射了加強針的人來說是如此。

輝瑞和莫德納都在努力開發可以專門針對Omicronc病毒的加強疫苗。

安省昨(26日)確診者住院人數4,016人,有56%是入院前已確診,有44%是因為其他因入院,入院後才確診。確診者入住ICU人數為608人,其中有83%是確診者,有17%是因其他原因入院,入院後再被確診。省內確診者案例有5,368個,疫亡人數增92人。

更多要聞一
專家:食品荒無根據 超市缺貨屬短暫現象
【明報專訊】上至省長、國會議員,下至普通老百姓,大家近期都非常關注超市的貨架,擔心加拿大是否已經處於食品供應危機當中。但專家都表示,這只是暫... 詳情
疫下家中工作少開車少索賠 安省平均汽車保費下降3.8%
【明報專訊】最近,安省的平均汽車保險費率下降了3.8%,原因是疫情導致很多人在家工作,駕駛次數減少。此前,安省的一些汽車保險是全國最高的。 ... 詳情
央行暫不加息 表明3月利率升
【明報專訊】加拿大央行未如所料般在昨(26日)加息,但央行行長還是表示,雖然暫時維持0.25%的基準利率,但時間不會太久。 央行行長麥... 詳情
央行加息影響浮動利率 浮息按揭恐年多付數千元
【明報專訊】加拿大央行昨(26日)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央行行長麥克勒姆(Tiff Macklem)卻表示,利率將會納入加息周期,意味着新冠疫... 詳情
抗議貨櫃車隊抵安省赴渥京
【明報專訊】來自西岸的貨櫃車隊,昨日抵達安省,今天(27日)由旺市前往渥太進行示威,抗議聯邦政府要求跨境貨車司機都強制接種疫苗,渥太華警方已...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