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Omicron殺入加國 現51宗病例更具傳染性
【明報專訊】被稱為「Omicron妹妹」的新變種病毒Omicron BA.2,已在加拿大出現,病例51宗,均屬輸入個案。
這種新的病毒被稱為隱形Omicron,因為它的基因組成,使其在核酸檢測中更難追蹤。根據丹麥和挪威的情況,此病毒更具傳染性,但並不引致嚴重的症狀。
核酸檢測中更難追蹤
科學家正在密切關注這種Omicron的子變種在一些國家迅速傳播的情況。
Omicron的BA.2子變種,於去年11月首次被發現,上周五被英國衛生安全局 (UKHSA)指定為正在調查的變種。
目前已有47個國家報告了一萬多宗與之相關的病例。加拿大公眾衛生局(PHAC)周二證實,到目前為止,加拿大已發現51例BA.2子變種病例,主要來自國際旅行者。
卑詩大學傳染病專家Horacio Bach博士說:「新冠病毒現在在全球範圍內繁殖得如此之多,以至於已經出現一種與Omicron變種有關的新的子變種。」
Omicron變種病毒有4個子譜系,分別是BA.1、BA1.1、BA.2和BA.3。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迄今為止BA.1佔全球Omicron病例的絕大部分。
滿地可大學病毒學家Levon Abrahamyan表示,所有的病毒都會發生變異,其起源雖然相同,但產生的亞變種與原始變種會有不同的基因組成。這是迄今為止對BA.2子變種的了解。
UKHSA表示,早期分析表明,與BA1相比,BA.2的增長率更高。在丹麥,BA.2的病例迅速上升,佔該國所有Omicron病例的近一半(45%)。
挪威也出現了同樣情況,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認為BA.2比BA.1更具傳染性,似乎已經接管了BA.1,但具體傳染能力強多少還尚待研究。
世衛組織表示,對BA.2特徵的調查,包括免疫逃逸特性和毒性,應獨立於BA.1優先考慮。
科學家面臨的更大難題,是BA.2被一些科學家稱為隱形Omicron病毒,因為它的基因組成,使其在核酸檢測中更難追蹤。
但隨着愈來愈多的病例被發現,BA.2似乎並不比BA.1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但UKHSA的疫情主管Meera Chand博士表示,目前數據有限。
丹麥Statens Serum Instiut的初步分析顯示,與BA.1相比,BA.2的住院率沒有差異。愈來愈多的研究表明,疫苗可以抵抗Omicron病毒,至少對於注射了加強針的人來說是如此。
輝瑞和莫德納都在努力開發可以專門針對Omicronc病毒的加強疫苗。
安省昨(26日)確診者住院人數4,016人,有56%是入院前已確診,有44%是因為其他因入院,入院後才確診。確診者入住ICU人數為608人,其中有83%是確診者,有17%是因其他原因入院,入院後再被確診。省內確診者案例有5,368個,疫亡人數增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