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屹立銅鑼灣45年,怡東酒店見證區內變遷。1950年代,銅鑼灣東角一帶地皮多屬怡和洋行所有,海邊有著名的午炮,每到除夕,都會鳴炮迎接新年。 怡東酒店1973年開業,成為四星級酒店,位處告士打道281號,該地皮於1841年拍賣成交,為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第一塊拍賣的地皮。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稱,當年怡和在銅鑼灣東角一帶建船廠、貨倉、糖廠,估計怡東酒店有「怡和的東角」的意思。 旁碧麗宮夜總會變戲院 當年銅鑼灣屬新開發區,因此怡東酒店的格調、房租不及中環的文華東方酒店和尖沙嘴的半島酒店。鄭說,怡東酒店初期的自助餐只需10元,等同當時出外「鋸扒」的價錢,下午茶只需3至5元,屬平民之選,據聞已故電視大亨邵逸夫亦是怡東常客。鄭又說,怡東酒店落成後,告士打道方打通至維園,酒店更催生出旁邊的「碧麗宮」夜總會,其後改成當時香港最豪華的碧麗宮戲院,後來怡和出售該地段予新鴻基地產,成了現時的世貿中心。 午炮儀式歷多年成地標 怡東酒店對開海邊的午炮亦是本港地標之一。當年每當大班抵港或離開,怡和都會鳴放禮炮,後來惹惱了一名初臨香江的海軍高官,他命令怡和在每日正午鳴炮作為小懲,午炮儀式持續多年。鄭寶鴻說,相傳初期午炮是放在景隆街附近,而「景隆」是cannon(大炮)的譯音,後來才搬到現址。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說,怡東酒店屬「現代主義」建築設計,外形特別,不似一般現代主義建築,認為是受日本「新陳代謝派」(又稱「代謝派」,Metabolism)影響,而怡和系另一於1970年代建成的中環怡和大(前稱康樂大廈),設計亦疑受「代謝派」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