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即,但近年珠江口多項基建陸續上馬,三地政府因此調低大橋車流及客流量預測,最新預測在2030年的平均每日車流量僅2.9萬架次,只及原設計流量的三分之一。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承認,深中通道等基建將為大橋帶來競爭,建議港府在香港口岸附近興建多層停車場,讓內地車輛經大橋駛至香港,增加大橋使用量,大橋亦可與深中通道等合作,推出「套餐式」收費,打破畫地為牢的思維。
明報記者 畢嘉敏
港珠澳大橋主橋工程造價480億元人民幣(約547億港元),而香港段工程包括香港連接線、香港口岸及屯門赤P角連接路工程,造價逾千億元。負責設計港珠澳大橋的「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孟凡超是大橋的總設計師,他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大橋的設計車流量約為每天9萬輛,最高車流量可達14至15萬輛。
2030年車流料設計流量三分一
不過,大橋近年面對多重挑戰,包括深中通道的興建、跨境陸路貨物運輸下跌,及內地鐵路急速發展等,運房局早前承認,三地政府在2016年下調了大橋的交通流量預測約一成,預計在2030年,大橋平均每日車流量僅為2.9萬架次,僅為設計車流量的三分之一。
孟凡超認同,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等珠江口基建近年先後上馬,對港珠澳大橋將帶來競爭,他認為要增加大橋使用量,重點是增加內地車輛流量:「要發揮大橋的社會、經濟效益,一定要向內地車輛開放,單靠香港的車輛是不行的。」
「發揮效益單靠香港車輛不行」
大橋的三地口岸當中,只有澳門有入境停車場,孟凡超建議,港府亦應在香港口岸附近興建多層停車場:「大量國民都希望以自駕遊方式參觀港珠澳大橋,甚至駕車經港珠澳大橋駛到香港旅遊,港府可在大嶼山興建大型停車場,讓內地遊客將私家車停泊在橋頭,再接駁其他交通工具往市區。」
長遠應打破畫地為牢思維
孟凡超又認為,雖然從營運者角度,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等有競爭,但長遠應打破這種「畫地為牢」的思維,不要單一為一條橋收費,而要與珠江口其他基建合作推「套餐式」收費,收取一次費用,讓司機自行選擇走哪一條橋。
早前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公布收費方案,跨境巴士收費採用較低方案、即每程收取200元,而作為大橋主要交通工具的穿梭巴士,收費亦調低至300元,以大橋預測車流量,收費是否足夠應付大橋每年約22億元人民幣(約25億港元)的營運開支,仍是未知之數。孟凡超強調,珠三角交通基建不足,興建港珠澳大橋有必要性,亦可為大灣區創造數十億元GDP,「不是說1000個億投下去,靠收過橋費來回收。」
深中通道是連接深圳和中山的大橋,屬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預計2024年通車後從中山到深圳車程由2小時縮減為30分鐘。而2019年上半年通車的虎門二橋主要連接東莞和廣州南沙。
[港珠澳大橋系列二.完]